第39部分 (第2/4頁)
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找藉口往出跑。
永璂因為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宅院,心裡很是興奮,雖然面上不顯,但是內裡無比牽掛操心,隔不了兩天就要去看看,順便對房子的佈局陳設,裝飾修繕做出諸多要求指導。
給他在宮外建府是必然的,既然乾隆和他兩個人打算要長長久久地在一起,那麼所有明面上的事情就更要精心細緻,面面俱到,不可讓外人看出絲毫端倪來才行。
眼看到了永瑆該出宮的年紀,十二阿哥和他同歲,要是壓著不辦的話實在太顯眼,於是乾隆百般不願的給封了個貝勒,命內務府給兩個阿哥一齊準備。
眾人本來都在拭目以待,想看看乾隆會對永璂這個最得他歡心的兒子有什麼偏疼特殊的做法,誰知旨意頒下來,跌落一地下巴,竟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就給封了個貝勒,建府也沒有什麼特殊優待。乾隆明擺著對此事不太上心,只是吩咐下面的人按照慣例辦就行了。
不論是朝中還是後宮,所有人不禁都想,看來十二阿哥的聖眷這是快到頭了。
加上永璂最近開始上朝辦差,眾人和他接觸多了,就發現十二阿哥看似和善,溫雅雍容,其實做事很有主意,並不會因他年幼又是才剛入朝辦差就給誰面子,遇事該怎樣就怎樣,內裡強硬得很。
這就在不覺間得罪了些人,現在大家看到乾隆對他出宮建府是這個態度,自然就估摸著十二阿哥這是長大了不少,已經不似以前那樣聽話乖巧,所以皇上對他的興趣也淡了,既然如此,那還客氣什麼,朝廷中派系林立,盤根錯節,局勢複雜得很,就算你是皇子那也沒有誰的面子都不賣的道理,於是便有人開始在陛下面前說十二阿哥的不是。
只是那些背後使絆子的招數使出去後都如石沉大海一般,沒了迴音,很多人就摸不著頭腦了,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直到有一次有幾個被召去內廷議事的大臣見到陛下和十二阿哥在議事時有意見相左,爭執不下,說到最後,竟然吵了起來。
那父子兩個吵得熱火朝天,幾個大臣躲都沒處躲。均想十二阿哥這也太恃寵而驕了,不管你有沒有道理,當著這許多人不給皇上留面子,那就是自毀前程。
最後還是高無庸有眼色,請幾位大人外頭先‘歇歇’。那幾位大人看高無庸穩穩當當,沒事人一樣,還都在讚歎高總管果然在陛□邊久經歷練,沉得住氣,這種場面都面無異色。
其實高無庸實在是這種場面見得太多了,習以為常,那父子兩個經常鬧彆扭的,不去管他們,鬧過就好了,不會出什麼大事的。
果然過了一會兒乾隆就傳出口諭讓那幾人先跪安了。幾個大臣回家後晚上覺都沒睡好,心驚膽戰地只怕明早朝堂上就會有大事情。
第二天自然是什麼事兒都沒有,貌似昨天十二阿哥還吵贏了,乾隆頒下來的旨意就是按照他當時說的那個意思辦的。
這下眾人恍然,原來乾隆不是對十二阿哥的喜愛淡了,而是更盛了才對。畢竟有人和陛下拍了桌子還能全身而退的,本朝大概就只有這一位了。
至於為什麼永璂建府封爵會搞得那麼不顯山露水,只怕也是乾隆對他的一種變相的關愛,不想他諸事顯眼矚目惹人嫉恨。
自此之後,人人小心,對著十二阿哥都恭恭敬敬的,不敢再輕易啟釁。
其實乾隆還因為此事笑話了永璂,說道你看看你,人緣如此之差,才入朝不到半年,朕這案頭給你上眼藥的摺子就有五、六本了,而且各部都有,你本事還不小,這麼短的時間,就把朝裡的人都給得罪了一遍?
永璂無奈,“兒臣秉公辦事,不去給他們行方便,自然會有人不滿,這個是意料中事,。”
他對此其實是不怎麼在意的,他的立場和別人不同,做事風格自然沒法相同。這江山他皇阿瑪是要和他共享的,管自己的東西當然得嚴謹著來。那些結黨營私,收買人心的事情肯定不是他該做的。
那些人愛不滿就去告狀好了,無論如何,在乾隆面前告他的狀肯定是告不贏的,最多給他皇阿瑪兩個笑話他的藉口而已。況且他今天還有一件要緊事要做,所以更加沒心思去管那些人的無事生非。
捏著手裡的幾本東西,在心裡思忖這話該怎麼說才婉轉些。
乾隆看他捧著幾本奏摺站在面前猶猶豫豫地想說話又不想說的樣子,有點奇怪,“永璂你有什麼事啊?”
永璂把手裡一堆東西往他面前一放,“皇阿瑪,您給兒臣看的幾份摺子兒臣都看過來,抒陳也寫在後面了,您再過目一下就好。還有就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