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初五,奈曼蒙古和敖漢蒙古趕來同皇太極會師,全軍繼續前進。
初六,巴林蒙古來會。
十五日,科爾沁蒙古大部共二十三貝勒領兵前來與皇太極會師,每貝勒帶騎兵一百人,共甲兵兩千五百餘。
扎賴特蒙古雖然得到皇太極的邀請。但走到半路後終於還是畏縮不前了,頭人於是遣使道歉。率領部落返回家鄉,而其他一些受到邀請的蒙古部落則根本沒有派出兵力。
十月二十日,皇太極進入喀喇城,喀喇沁蒙古各部都前來會師,共有甲兵兩千。當日,皇太極在喀喇城主持會盟儀式,各部前來投奔皇太極的頭人都祭天盟誓,從此與大明是敵非友。
至此,皇太極完成了數千裡、涉及到蒙古幾十個部落的廣泛動員,參與者上萬,知情者也以數萬計,而遼東都司府此時仍保持沉默。
二十四日,後金大軍開始向龍井關進發,全軍擁有後金嫡系甲兵四千,蒙古甲兵八千,此外還有僕役、包衣、無甲兵共計一萬三千人,全軍總兵力計有兩萬五千人以上。
直到這個時候,明軍遼東都司府似乎仍然沒有絲毫察覺,薊鎮也依然沒有得到任何警報,明軍最後的機會也就隨之失去了。
二十七日,後金軍前鋒開始進攻龍井關……
從今年四月底到十月初,皇太極就進攻大明薊鎮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串聯,十月初二以後又帶領數萬人馬在明國遼鎮的眼皮底下從遼中一直前進到喀喇城,僅僅行軍就走了快一個月。而且皇太極此時從這一路行來,後金甚至還沒有充分掌握漠南地宗主權。
儘管有如此眾多的不利因素,但皇太極還是於崇禎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創造出了一個軍事奇蹟,後金竟然成功地形成了對薊鎮的奇襲!
同日下午,後金軍肅清喜峰口沿線殘餘明軍抵抗,皇太極中軍開始進入邊牆。如果根據兩點一線的原則,沿著地圖上從喜峰口畫一條線到大明京師的話,那麼在喜峰口西南八十里外的大明邊塞重鎮遵化,就是從喜峰口通向大明京師的第一站。
在喜峰口通向京師的這條直線上,加上遵化一共有三個點,其背後是薊州,然後是三河,而通州則是京師的最後一道屏障,全長三百五十里地。除了遵化這個關鍵點外,薊鎮和遼鎮的交通樞紐三屯營也不過是在喜峰口左近五十里外。從三屯營到山海關之間二百六十里,中間經過遷安、撫寧,三屯營此地正是遼鎮通向薊門的最近路線,一旦奪取此地便可切斷山海關向薊鎮增援的高速通道,解除來自側翼的威脅。
在二十七日後金軍大舉進入邊牆後,遵化和三屯營兩個重要的軍事要點就已經暴露在後金軍的兵鋒之下。但二十八日全天,後金軍只行進到距離喜峰口二十里遠的漢兒莊,後金各部均詭異地停止了前進,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
同日,跨越了千里的大陸和海洋,遙遠的東海上有一支艦隊正在向著山東疾馳。黃石在旗艦上再次召開了軍事會議,首先發言的還是金求德,黃石和三位營官都坐在下首等著參謀部的推演報告。
“大帥,諸位同僚,大帥的旗艦會在三天內到達登州。根據我們估算,這個時候建奴可能已經完成了破口。如果沒有的話,我們也可以找些理由拖延一段時日,一旦傳來建奴破口的訊息,我們就可以主動請纓,前去同建奴交戰。下面,就是參謀司做出地交戰計劃,請大帥和諸位同僚過目。”
金求德把四份簡報交到黃石和三位一線指揮官的手裡,然後又舉起教鞭開始在地圖前做起了講解:“本次推演,參謀司是以袁崇煥叛國為前提的。眾所周知,趙帥是袁崇煥從薊鎮調去山海關的,所以此人必定屬於袁崇煥心目中不可靠的人選。”
金求德回頭在地圖上又點了點喜峰口這個點:“從前一段的部署看,建奴幾乎一定會從喜峰口破口。毛帥生前也幾次上書朝廷,說建奴有從此地入寇的計劃。那麼建奴破口之後,直趨京師的路線只有一條,那就是從喜峰口到遵化、從遵化到薊門、從薊門到三河、最後是通州,然後直抵京師城下。”
嘴裡飛快說著話,金求德手裡的鞭子就在地圖上沿著官道畫出了一條直線,接著金求德看著這條直線嘆了口氣:“其中遵化是入口。薊門是後門,度過薊門之後就進入京畿平原。但如果官兵堅守三河、通州地話,建奴仍然不得進逼京師,這樣袁崇煥和建奴就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這一路賓士而來,建奴肯定沒有能力攜帶攻城器械。趙帥只要能堅守薊門或者遵化,建奴這次的破口便不得深入,如果趙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