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面為底繡石榴花開及開心石榴果的被面帶著,讓楊氏一塊帶去周家,算是送給周姨娘的生辰禮,祝願她早生貴子。
而送給文夫人的,顧宛娘選了自己之前剛剛繡完的一架牡丹花開錦雞鬧春花鳥圖的屏風。圖還是安然畫的,顧宛娘一直覺得這圖畫得太好,捨不得拿去賣,所以就打算擺放在家裡自己看。
中國的花鳥畫自唐、五代形成,到宋代才發展成熟。在這個時候,畫花鳥的極少,就算有,也不甚出彩。安然前世學工筆是最沒耐心的了,但當時孃親忽然想要繡架屏風,她還是覺得繡花鳥最好看,於是畫了一幅牡丹自山石後舒展而出,下面是兩隻錦雞啄食的花鳥圖來。
這可是顧宛娘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繡完的,用了市面上能見到的所有顏色的絲線,特別是錦雞身上的羽毛,纖毫畢現。再加上安然畫圖時的立體處理,這架屏風在這個時代可謂是獨一無二的珍品。當時拿去安裝底座的時候,掌櫃的出了一百兩銀子顧宛娘都沒捨得賣。
其實這架屏風不大,圓形,直徑不足兩尺,不過是純裝飾性的小插屏。底座用的是黃花梨,雕成了火焰狀捧著中間的插屏,只漆了兩層清漆,既簡單又透著一種富貴錦繡氣息。
安然暗歎孃親可真捨得,但除了這個,家裡還真是沒有什麼東西好送人的。她本來想幹脆去顧家的銀樓挑一件首飾送給文夫人算了,但貴的她們現在還買不起,便宜的人家又看不上。想來想去,還是這架屏風最合適了,文夫人肯定會喜歡的。
顧宛娘其實想得挺周到的,楊氏將自己家連同小姑家的禮一起送到周家時,還特別提了自家小姑送的這幅被面。她說自家小姑家裡不寬裕,只是個小小心意,希望周姨娘不要嫌棄云云。
收禮的是周家的大奶奶岑氏,也是楊氏的親家母,周姨娘是她小姑。看在楊氏的面子上,岑氏當時沒說什麼,但等楊氏離開後卻很是不屑地撇撇嘴道:“還是秀才娘子呢!一幅被面當生辰賀禮居然都拿得出手。她這是打發叫花子呢!也不知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