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口喝完,這才如實道來:“上月初大窯建好之日,無意中看見你一手提一筐泥料輕鬆行走,每筐不下一百五十斤,在你手裡似乎沒有重量,別人或許會認為你個子高力氣大,可我知道不簡單,後來又聽我兒子說,他大師兄劉振每天上午天沒亮,就跑到這顆銀杏樹下和你一起站著,一站就是半個多時辰,我就明白怎麼回事了,只是沒想到你武技這麼高,所以剛才聽你說要去夏河城,擔心之下就過來試探一下,如果你身手不行的話,我會跟著你去夏河城,現在看來沒必要了。”
劉存心裡頗為感激:“謝謝大哥關心!”
王杞擺擺手:“徐州糜家富甲天下,三代以來能人輩出,僅是家奴就有兩萬餘人,生意遍佈大江南北,遠到西涼都有糜家分號,勢力深不可測!還有琅琊徐家,不但家大業大還是權貴之後,你此出去要小心了,雖然世家大族大多珍惜名聲愛惜羽翼,通常不屑幹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但懷璧之罪不可不防啊!”
劉存暗自吃驚,認識王杞到現在,還是首次聽到王杞如此精明扼要極富邏輯的話語:“大哥,你不會真是土生土長的王家寨人吧?”
王杞嘆了口氣:“說起來話長,也不堪回首啊!以後有機會再告訴你吧,你得準備好出去之後如何應付,縣衙那邊收慣了咱們的錢財,估計不會為難,但糜家來人和徐家那邊就不好說了,一切小心為是,實在不行就敷衍過去,回頭再想辦法如何排解吧。”
劉存點點頭,突然想起件藏在心裡一直不確定的事:“大哥,前一陣我聽商隊護衛頭領秦師傅說,東萊有個叫太史慈的俊傑,精於騎射武藝高強,不知大哥是否聽說過此人?”
王杞點點頭:“聽說過此人的不少事情,如果傳說屬實,此人是條至情至性的漢子,只是無緣見到他,怎麼問起這事?”
劉存笑道:“聽說遼東的毛皮、野山參和駿馬只要運回來,就能獲得十倍暴利,而咱們徐州和青州的鐵件、布匹以及咱們的陶器只要運到遼東,售價至少能翻五倍,為避免以後陶器生意衰落,小弟需要提早做打算,下一步要造船。”
“造船?你還會造船?”王杞驚愕地看著劉存。
劉存尷尬地笑了笑:“小弟只是知道一種海船的建造方法,這種船在書上叫‘福船’的海船專跑海路,用的是三幅船帆,能裝千石而且是很簡單的硬帆,所以小弟想試試,反正我們這適合造船的榆樹、梓樹和松柏多的是,哪怕造出的船跑不了海路,在附近海面打魚也有不錯的收入,就算天下大旱也不會餓死。”
王杞沉思良久,再次鄭重地問道:“你真想造船?”
劉存點點頭:“雖然小弟沒幹過,但是知道怎麼幹才能建造能在海上走的大船,等有了足夠的工匠,小弟很想試一試。”
王杞恍然大悟:“怪不得你要開墾那片蛇蠍縱橫的荒地,而且一直延綿到海邊,看來是早有打算吧?”
劉存誠實地笑道:“沒錯,以目前我大漢工匠的技藝來看,很多東西都可以造出來,近兩個月,商隊不停地替小弟打聽鍊鐵和鑄造行業的情況,小弟發現濟南、彭城和成皋等地幾十年前就能用炒鋼法煉出精鋼,而且幾十年來不斷改良煉爐和鼓風的水排,各大鐵坊出鐵大增,所以小弟才暗中找來幾批冶煉師傅,爭取儘快弄出咱們的鐵器工坊,這對咱們今後的造船和其他產業非常重要。”
“我們這片地方木炭絕對不缺,缺的是鐵礦啊,沒鐵礦你開什麼工坊?”王杞不解地問道。
劉存耐心解釋:“咱們背後的鐵山西麓就有多處數百年來開採的鐵礦場,哪怕一時半會咱們沒能力開採,也能從周邊的徐州、青州、兗州等盛產生鐵的地方購入鐵料精煉,幾十年來鐵料售價一直很便宜,大一點的縣城都能買到生鐵,只要把生鐵和銅錠這些原料買回來,再建兩座新式煉爐,就能更好地練出精鋼,有了精鋼想幹什麼不行?大哥,別這麼看著我,難道你甘心一輩子默默無聞地老死於這個偏僻的角落嗎?”
王杞死死盯著劉存含笑的雙眼,沉默良久緩緩仰望天空,發出一聲不甘而又落寞的長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七章 夏河城
送走了滿腹心事的王杞,劉存前往小河上游的陶器工場,檢視一番新裝上的水力石臼,定下次日能空出來的小窯之後,直接走向外邊長長棚子下的備料作坊。
正在苦練製陶技術的劉振發現父親到來,連忙上前問安,聽完劉存的要求,連忙領劉存來到牆腳大樹下一排大缸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