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猛然抬頭顫聲問道:“兄長從哪獲得這份疆域圖?”
劉存嘿嘿一笑:“這是根據衙門裡的資料和商隊買回的各種地圖,反覆核對後繪製的,大漢疆域各州各縣不去說了,你看這,咱們東面的大海,從珠山港揚帆啟程一直向東,穿越大海千里左右,就是曾來我朝進貢的倭國,倭國由四個大島和數千小島組成,散佈著大大小小上百個小國和部落,沿著它西面的海岸線一直北上,就是與我朝斷了聯絡的三韓,聽說他們還在相互征伐;北邊就是大漢的帶方和樂浪郡。從這個河口順著海岸繼續往西走,伸出海面的半島是遼東半島,屬我大漢疆域,聽說上面人口稀少,只有幾個自然形成的村落,但這地方有個得天獨厚常年不會結凍的天然良港,我給他取名旅順港,也就是旅途順利的意思,圖個吉利,哈哈!”
劉曄尚未看清楚,興奮的劉存再指著與遼東半島遙遙相對的膠東半島突出部:“這地方你該熟悉了,青州東萊郡黃縣蓬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直線距離僅為兩百二十里左右,這是大河注入的渤海。前陣聽鮑老三他們說,九月的大浪大風季節一過,海上有十天左右的東南風或西南風,我打算在這段時間楊帆出海,要是海面平穩,就直航三韓,要是不平穩就沿著海岸北上,經過遼東半島直接去襄平南面的河口。過幾天我就派專人從陸地趕赴遼東,拿著本縣公函、我個人私信和商會貨單去冀州找公孫家族,再透過冀州的公孫家族,找到遼東的公孫一族,看他們需要什麼貨物,通知他們備好上等駿馬和黃燦燦的黃金。船隊到遼東停留半個月,然後借北風楊帆而歸。”
劉曄“呼”的一聲吐出口長長的濁氣,隨即深吸口氣,熱切地盯著劉存:“兄長,小弟要跟船去遼東!”
劉存咧嘴一笑:“到時一起去,反正到時書院應該竣工了,國君在回信中,對琅琊書院的修建進度非常滿意,還大大誇獎了你這位本家親戚,說差不多竣工必須通知他,他要通知各地的名士和親朋故交,如此一來,聞訊而來的名士學者估計不少,屆時你就可以輕鬆了。”
門外急促的腳步聲傳來,身穿鎧甲的王杞風風火火進來,人沒到雄渾的聲音已經傳到:“賢弟,院子裡那匹棗紅馬真屬於我了?”
劉存哈哈一笑,大聲答應下來,等王杞興奮地脫掉鎧甲跪坐下來,劉存指著地圖上狹長的島嶼詢問:“大哥,還記得這地方嗎?”
王杞顯然不止一次看過這份地圖,所以非常熟悉:“這不是咱們上次試船時繞了大半圈的黃島嗎?海灣對面是你所說的青島,青州不其縣城就建在這條河邊,距離大海也就二十幾裡,咱們的商隊經常駕小船去,你是否還想去看看?”
劉存搖搖頭:“不去青島,去黃島,從黃島一直到西面三十里的齊長城東段,坐落在這片區域中間偏西的小珠山,以及長約四十里寬度約兩裡的黃島上,長滿了鬱鬱蔥蔥的參天大樹,砍下來放幾年就是最好的海船龍骨,山上麋鹿成群,百鳥翱翔,當然毒蛇也多,黃島西側海灣堪稱兩百里海岸線上最好的天然避風港,這片海濱之地長四十里寬十餘里,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水流縱橫,氣候宜人,是修建鹽田的好地方,只要先期送一萬人過去,不出兩年,此地又是個山清水秀安逸富足的魚米之鄉。”
劉曄盯著地圖,細細品味劉存的話,反覆權衡其中利弊。
王杞回憶良久,頗為頭疼地說道:“黃島向北延伸的這一大節擋住了海浪和大風,西面海岸環抱的港灣確實是天然的避風港,可是漲潮的時候,海水漫過黃島中段與陸地相連線的地方,退潮才能涉水而過,恐怕不好弄吧?”
劉存指著連線處:“記得那天我目測了一下,這段距離也就一里長,一萬人每人扛幾塊石頭擺過去,中間再填上泥沙碎石,不用半月就能鋪出條五丈寬的道路來,再用片石和砂漿水泥修砌道路,兩邊建成堤壩,夯實後再鋪上水泥砂漿路面,不就成了?”
王杞權衡片刻:“那地方確實肥沃,完全可以沿著海邊修一條大道連線大小珠山,建好之後,住個五萬人都綽綽有餘,有了五萬人什麼事情幹不成?值啊!什麼時候動手?”
劉存心算片刻:“咱們還有不少現錢在手,五月底收完冬麥就能幹,從珠山抽一千名有經驗的工匠擔任頭目,再從城北莊園遷過去一千戶工匠,前期建設基本就夠了。我擔心的是今年開春以來,豫州、青州、冀州和兗州等地沒有下過一滴雨,很多地方尚有餘糧勉強頂著,估計不出三個月,半個大漢朝就會餓殍遍地,到時咱們這個位於郡國北面的琅琊縣和西面的東武、平昌兩縣,定會湧進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的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