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是帥鍋一枚,不僅容貌俊美,而且聲音洪亮,機智善辯。在他給本郡劉太守當書佐時,便甚是討喜,等他給盧植當學生時,待遇也比後來的劉大耳朵強了不少。
有了盧植這位名師充當革命的“引路人”,公孫瓚很快便被舉為孝廉,接著擔任了遼東屬國長史。接下來,公孫瓚便開始跟鮮卑人的長期作戰,一路軍功累積下來,升為涿令,遷騎都尉、中郎將,封都亭侯。等到董卓獨霸洛陽之後,在表劉虞為太傅和襄賁侯的同時,也順道將公孫瓚表為奮武將軍和薊侯。
有漢以來,立下軍功者越來越多,授予官職的難度也是日益加大,到了後來便常在“將軍”前冠以某個名號以作為具體的官職,這種名號並無定式,名號之間也無上下級的關係,因此稱為雜號將軍。
須知,漢朝武官的級別只有將軍、中郎將、校尉三級。由於將軍並不常置,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者將軍之稱,所以平時一般武官所能獲得的最高官職僅為中郎將。
當初盧植、皇甫嵩和朱儁三位朝中大佬領兵平定黃巾之亂時,也不過是被朝廷授予了中郎將的職位。
所以,從董卓這一系列封賞中不難嗅出一種陰謀的味道。公孫瓚原本受劉虞的節制,董卓雖然給劉虞封了太傅這樣一個三公的高職,卻沒有給他封一個可以帶兵的將軍職務,反倒是將他的手下公孫瓚升為了雜號將軍。
如此一來,劉虞與公孫瓚的關係就有些理不清楚了。
劉虞如今最主要的官職是太傅,問題是他被公孫瓚、韓馥、袁紹以及張楊等軍閥阻擋了去長安上任的道路,所以這個職位也就是個虛職,根本做不得數。
幸好劉虞只要一天不離開幽州,就沒人敢像袁紹對付韓馥那樣明著來搶幽州牧這個職位,不然劉和跟他這個當爹的可就無家可歸了。
幽州目前的局勢,實際上是公孫瓚佔據了遼西郡、右北平郡和漁陽郡的南部以及廣陽郡、涿郡大部,而劉虞藉助於烏桓和右匈奴諸部的支援,佔據了上谷郡、代郡和漁陽郡、廣陽郡的北部。至於遠在遼東的公孫度家族,則是穩穩地佔據著樂浪郡、遼東郡、玄菟郡和遼東屬國。
若論地盤,公孫度佔了幽州大半,然後公孫瓚佔了剩下一半的五分之三,而劉虞只控制著靠近長城以北和幷州的幾個郡。
公孫瓚和劉虞在對待北方遊牧民族的態度上分歧很大,劉虞主張以懷柔政策對待當地的少數民族,而公孫瓚則主張武力剿殺,堅決鎮壓。
前段時間,公孫瓚在盧龍塞以北與鮮卑人大戰一場,獲得了不小的勝利,暫時算是震懾住了白檀至白狼一帶的遊牧民族。正當公孫瓚率軍返回令支一帶休整的時候,袁紹派出的使者許攸忽然來到。
許攸對公孫瓚說:“欣聞將軍北擊鮮卑賊寇獲得大勝,如今兵馬雄壯,士氣如虹,若是能率軍南下,則冀州可下矣!”
公孫瓚有些遲疑地說道:“冀州乃韓馥所有,其麾下兵多糧足,豈可一戰而下?”
許攸於是呈上袁紹寫給公孫瓚的親筆書信,公孫瓚看完之後,心動不已。
公孫瓚於是找來帳下謀士關靖以及拜把子兄弟劉緯臺、李移子、樂何當等人商議南下攻打冀州之事。
關靖為公孫瓚軍中長史,為人膽小勢利,其實並無遠謀,不過對公孫瓚倒是十分的忠心。劉緯臺是個卜數師,也就是那種裝神弄鬼算卦占卜的傢伙,李移子當初是個賣布的商販,而樂何當則是走南闖北的商賈。
也不知公孫瓚當初是怎麼想的,居然跟劉緯臺、李移子和樂何當三人結成了義兄弟,並且自號為伯,謂其餘三人為仲叔季。公孫瓚這三個把兄弟,這些年因為依附於他,個個都斂聚了多達億萬的財富,為了鞏固幾家的關係,他們之間還結成了兒女親家。譬如,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便娶了李移子的女兒為妻。
公孫瓚常常拿劉邦麾下商人出身的猛將灌嬰來比自己的把兄弟們,卻不知道李移子、樂何當這種商販出身的傢伙,除了會撈錢之外,哪裡有人家灌嬰能征善戰的半分本事!
卻說關靖和劉緯臺聽了公孫瓚的打算之後,紛紛表示支援,因為他們知道公孫瓚只要帶兵南下,這大發其財的機會就來了。
為了堅定公孫瓚的南下決心,劉緯臺還假模式樣地當眾為公孫瓚卜了卦,聲稱“大利南方,出師可昌!”
公孫瓚本來就是一個野心勃勃之人,如今有了這些鳥人的慫恿,於是當即答應了袁紹聯合出兵的請求,立即點齊兩萬騎兵,帶著手下將領嚴綱、鄒丹、王門等人一路南下,卻留下從弟公孫越、公孫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