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頁)
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馬刺隊是世界冠軍
——“無知”的美國人
看到這個題目,我的一位在美國駐華使館工作的美國朋友頗感不爽。他雖沒有明言反對,卻也表情怪異地笑了幾聲——儘管我刻意加了引號。
其實,說美國人“無知”,不是說他們傻,而是說他們對美國之外的世界瞭解甚微。
2007年4月,我作為國際訪問者,和來自亞洲的12位記者一起被分到明尼蘇達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接受培訓。作為職業記者,我對那些空洞的理念興趣不大。大夥兒都認為課程表上的“電子輔助採訪”也許能有些新鮮玩意兒。本節培訓一開始,一向懶散的記者們全都豎起耳朵,期望學習先進的技術。可老師講了三分鐘後誰都坐不住了,原來他要手把手教我們如何使用EXCEL管理資料。失望之餘,我們和校方提出意見,學院的老師不好意思地說:“去年來了一些非洲記者,對如何使用EXCEL這堂課特有興趣,所以,也給你們安排了。”
把非洲和亞洲的電腦水平相提並論,看來美國媒體渲染“###”、預測21世紀是“亞洲世紀”的報道還是太少,否則,不會如此看低中國記者的電腦水平。
美國大學老師尚且如此,普通百姓更是有過之無不及。華盛頓的一位老太太向我抱怨,說歐洲不好,她前幾年在歐洲遊玩時迷路,向警察問路時對方不理不睬,她氣得要把那個人告上法庭。我問她,這發生在歐洲哪個國家呢?她竟然愣住了,過了好大一會兒才說:“哪個國家我也不記得,反正是在歐洲。”
老人糊塗些情有可原,可年紀輕輕的學生也是世界地理知識奇差無比。在佛羅里達州清水市一所小學參觀時,剛進五年級教室,我便成了紅人,一個男孩子指著我說“他像成龍”,看起來像明星的感覺不錯,我連忙樂顛樂顛地跑過去和他聊天。男孩問:“你從哪裡來?”我說來自中國。他託著小腦袋,歪著頭想了半天,若有所悟地說:“中國?得克薩斯?”天哪,他竟然把中國當成了得克薩斯的某個小鎮。我連忙解釋說:“中國是個國家,在亞洲。”他這下更懵了,“亞洲,在哪兒?我不知道。”
小孩子對外界不瞭解也就罷了,那些網站論壇上關心國家大事的“文化人”也地理知識貧乏。2006年俄羅斯和同為前蘇聯共和國之一的喬治亞(Georgia)矛盾糾紛不斷,鬧到10月份,俄羅斯對喬治亞進行全面的經濟封鎖。這訊息傳到美國,各大網站論壇譁然,許多人發帖子表示抗議:俄羅斯怎麼敢欺負美國!他們之所以發怒,是把喬治亞當成了佐治亞州(Georgia),還頗有愛國心地以為俄羅斯干涉美國內政,所以發言表示不滿,主張出兵打擊俄羅斯。
政客的表演更是讓人啼笑皆非。
2006年7月在莫斯科舉行的八國峰會上,美國總統布什和英國首相布萊爾進行私密聊天,忘了關麥克風,結果給直播了出去,對話是這樣開始的:
布什:今晚找到事情做了嗎?
布萊爾:到機場去。上飛機然後回家。
布什:你要到哪裡去?回家麼?這是你的鄰國啊。回去不會花你太長時間。你回程要八個小時?我也是!俄羅斯是一個大國,你的國家也是個大國。
一句話暴露出許多問題:俄羅斯是英國的鄰國,俄羅斯和英國都是大國(顯然,這裡指的是領土,或許也有吹捧之意),對莫斯科飛倫敦需要八個小時吃驚。
當然,布什總統經常連一些難度高的詞彙都念不準,地理知識差一些也無可厚非,這一點美國人知道,全世界人民也都清楚。
無需更多例證,美國人對世界的無知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在美國人眼裡,美國就是世界。
比如說,美國最流行的體育運動是棒球。美國職業棒球聯盟各俱樂部一年要打300場比賽。打到最後,當然有決賽。這決賽,美國人叫世界大賽。美國棒球聯盟頂多有兩三個加拿大隊,其他國家的隊伍一個都沒有,怎麼敢稱世界大賽?可人家愣是這麼叫,你也沒轍,等比賽結束,捧得金盃的隊伍自然成了“世界冠軍”。
這種狀況在籃球界也在上演。2005年,聖安東尼奧馬刺隊擊敗底特律活塞隊奪得NBA冠軍後,有人在馬刺隊休息室的黑板上寫下了“世界冠軍”,隊中最佳第六人、阿根廷球員吉諾比利看到後,半開玩笑地把“世界”兩個字劃掉了。原因很簡單,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阿根廷奪得世界冠軍,猛將如雲的美國男籃僅僅奪得銅牌而已。
對於外國人,如此無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