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還是小心為上,李世民敢如此淡然,肯定是胸有成竹,一切盡在掌握。”中年男子悠悠道:“不過,既然有人按捺不住,那就讓他們幫忙探探虛實,也好。”
“嗯!”蒙面女子悠悠道:“對了,李孝恭的妻兒來了洛陽。”
“那個紈絝子?”
蒙面女子聲音悠遠道::“是,本來我在長安給他準備了一份大禮,就快要交貨了,沒想到他跑來了洛陽。”
“你不會是想……因為這麼個小角色而打草驚蛇,不值得吧?”
蒙面女子猛地將開敗的杜若用力捏在手心,眉頭皺起,美眸陡然間寒光迫人,恨恨道:“小角色?堂堂河間郡王怎麼會是小角色呢?不過相比於李世民,他是差了許多。可是你別忘了,你我落得今日境地,誰才是始作俑者?”
“時隔多年……你還是放不下。”
“當然放不下,到現在我都記得那副欺騙我的醜惡的嘴臉……”想起往事,蒙面女子眼珠泛紅,憤然道:“難道你就不恨?若非如此,我們怎會同病相憐走到一起?”
中年男子心頭一顫,伸手想要攬住蒙面女子的香肩,想要給她安慰,不想卻被推開了。
蒙面女子抬起手臂,露出一段潔白的手腕,托起那朵幾乎被揉碎的杜若,悠悠問道:“喜歡她嗎?你不在乎她的模樣,她的過去?”
“不在乎!”中年男人的回答斬釘截鐵。
“但我在乎……報仇,只要那個人死了,她的心就活了,只要你不嫌棄,就嫁給你……”說話間,蒙面女子嬌軀微顫,兩行清淚滑落臉龐……
……
也許是水汽不夠了,也許是強勁的北風來了,到了八月初,綿延二十多日的大雨終於漸漸停歇。
見到久違的陽光,洛陽城下許多人喜極而泣。只是…秋糧顆粒無收,房舍毀於水中,更讓人慾哭無淚。
洛州官府有條不紊地展開救災,發放糧食布帛,幫助百姓重建房舍。總之,是儘量安撫老百姓的情緒,爭取不再生出什麼新的亂子。
此舉其實頗有道理,只要安撫好百姓,縱然再多的流言謠傳又能如何呢?
只是在這樣的情形下,一件大事顯得很不和諧——魏王李泰要在明德宮大辦文會,皇帝李世民藉機大宴群臣,中原才俊,山東士子也在受邀之列。
東都水災剛剛過去,百姓衣食尚且沒有著落,這時候皇宮裡卻大肆歡宴,真的好嗎?
有諫官得知訊息,立即上書勸諫,勸阻皇帝的奢靡之舉。
但這一次,善於納諫的李世民一概不聽。哪怕是陝州黃河決口,河陽數十里地盡為澤國,亦不為所動。
只是下旨叮囑門下省與地方官府組織人力堵塞決口,盡心救災,至於宴會還是照辦不誤。
一時間,皇帝失德的說法再次甚囂塵上,先前各種版本的流言更加洶湧如潮……
ps:這章是很重要的過度,字數不多,挖坑不少,細節亦多,大家可猜測一二。
第七十章 謝公砸缸驚天下
八月十五,中秋節。
有賞月賞秋的活動,但月餅這年頭尚未出現,謝逸不免有些失望。
今日明德宮前的廣場上擺起來了連串的案几,足夠數百人就坐入席。說是舉辦文會,實際上已然是文會與宴會的結合,後者的意味可能更為明顯。
殿前正中搭起一座臺子,那是皇帝的御座所在,左右兩席屬於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至於晉王公主兕子和魏王世子李欣並無資格參加。
宴會的規模很大,只要人在中原,距離洛陽不是很遠,都收到了魏王李泰的請柬。說是請柬,但與聖旨沒什麼區別,只要不是重病臥床,喪事守孝,都得乖乖前來赴宴。
座次安排也頗有講究,左僕射房玄齡與河間郡王李孝恭分列左右第一席,程知節和張亮次之,侯君集也特意從陳州趕來。
除此之外,還有禮部侍郎李百藥、殿中御史崔仁師、陝州刺史崔知溫、東宮學士盧彥卿、尚書左丞盧承慶、平陰令鄭知賢,新鄭縣南鄭元嘉、羅山縣令王仁祐……
職位不重要,重要的是姓氏——崔盧鄭王李,五姓世家門閥盡在其中,正是山東士族在朝堂上的代表人物。
很湊巧,這些人本來或在長安,或在地方任職,結果近來紛紛接到監國太子李承乾的詔令,奉旨外出公幹。地點恰好在中原範圍以內,距離洛陽並不遠,故而理所當然地收到了魏王李泰的邀請。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