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回再這樣有些不合適,所以李世民諒解了權萬紀,當然了權長史本身就沒什麼大錯。
至於李佑,李世民大概沒有多想,認為李佑是自己的兒子,嚴厲一點無所謂,也好讓他認識到錯誤,時時自省。嚴父出孝子嘛!
但是很可惜,李世民有些忽略了李佑的本性和心智。以及齊州的具體環境。
權萬紀沒事,自己卻受到申飭,在李佑看來毫無疑問是權萬紀出賣了自己。什麼狗屁幫自己解釋保舉,分明就是將自己摘的一乾二淨,然後把髒水全部潑到了皇子身上。
李佑本來就心胸狹隘,再加上陰弘智等人的一通挑撥教唆,李佑便篤定了這個結果,對權萬紀的厭惡之情達到極致。
心情不好,李佑便想要出門散散心,馳馬打獵什麼的,但是權萬紀卻跳出來阻止。聲稱不讓齊王殿下出城,現在該留在府中好好自省,不要和一群小人來往,如此方不負皇帝一腔教導之心。
權萬紀此人性格耿直,不夠圓滑,雖然是一片好心,但方式有些問題,對方似乎並不十分領情。
齊王李佑對他的成見也就越來越大,不能和權萬紀當場翻臉的情況下,只好回到城內。
但是李佑也不能就此徹底消停下來,他又將昝君謨、梁猛彪等人招募回來,整日裡在王府比武嬉鬧,為的就是和權萬紀唱反調。
到了這個地步,齊王李佑和長史權萬紀算是徹底分道揚鑣,背道而馳,矛盾也積累到了幾乎不可調和的矛盾。
……
這樣的情景,被有些人看在眼裡,自然是格外高興的。
齊州城中某處宅院裡,一個褐色眼珠的人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不是別人,正是王世充的侄子王君度。
自從當年從雍州逃走之後,便一直隱姓埋名,隱藏在山林和陰暗之處,過著暗無天日鬼魅日子。
他始終沒有忘記家族大仇,洛陽破城滅國也就罷了,但雍州獨孤修德的殺死王世充一家。偌大的王家最終只有自己一人逃出來,如此深仇大恨,王君度怎能忘記?
這二十年來,他最大的夢想,以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報仇雪恨之上。想當年王世充到底在洛陽經營了許久,河洛之地還是有不少的殘餘勢力的,當王君度回來之後,自然而然就籠絡到了自己麾下。
然後隱匿起來,成為一支秘密反唐的力量,成為李世民眼中的魑魅魍魎。
這些年,王君度做過的事情不少,比如在陝州行刺李世民;在曲江行刺李承乾,挑起吐蕃和大唐的爭鬥等。
可惜事與願違,一件都沒有成功,而且很湊巧這些事情全都因為謝逸而失敗,以至於王君度生出一種感覺。某種程度上,謝逸似乎是他命中註定的剋星。
自打祿東贊從長安鎩羽而歸之後,王君度便清楚地意識到一件事,想要藉助外力來剿滅大唐已經不可能了。薛延陀已經滅了,吐蕃人被嚇破了膽,西突厥鞭長莫及,高麗人根本指望不上。
既然外部無從借力,那麼只能從內部尋找機會了,如果中原再次天下大亂,或許有機可趁。但是隋末的那些反王豪傑已經全部被剿滅,大唐立國之後管轄甚為嚴格,治國之策也不錯,如今算得上天下承平。
哪裡會有人揭竿而起?哪裡會有人跳出來造反?期待的亂世根本就是遙不可期。不過也不是沒有機會,堅固的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王君度興許不知道這句話,但是明白這個道理。
他敏銳地意識到,如果要挑起紛爭,只能從內部著手,比如皇室內鬥。君不見漢朝的七國之亂和晉初的八王之亂不就是這麼出現的嗎?當時天下不就出現了大亂嗎?這便是他看到的機會。
在王安的那段時間,王君度看到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針鋒相對的情形後,敏銳嗅到了機會。
那就是利用皇子,挑起李唐皇室內鬥。
在仔細的分析之後,王君度選中了物件——齊王李佑,這是為數不多分封在外的皇子。也唯有分封在外爹皇子才有造反,才有引起兵亂的可能。
吳王李恪本來是最合適的人選,前隋外孫,在宋州還掌握著一些兵馬,但吳王李恪本身很有才能和主見,而且沒有反叛的跡象。王君度不敢和李恪有所接觸,最終把目標選在了齊王李佑身上。
李佑的出身特殊,因為陰妃的特殊背景,完全有反叛的可能。而且齊王本人年輕,性格乖張,更容易控制。且齊州距離長安比較遠,準確起來不容易被察覺,且齊州是北齊故地,山東士族盤踞之所,本來就與關中長安離心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