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2/4頁)
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是那句話,就算是老了,也有臉皮薄的時候。
還有就是去了以後怎麼說呢?求他原諒還是原諒他?開口說什麼呢?我們重新開始?還是我想進來陪你?
總不見的說,我看了伏地魔家小情人拍得電影被刺激了所以來見你,見過以後我還得回去。
那種強烈渴望再見的心情不假,但是見了以後該做什麼卻不知道了。前方依舊是一團迷霧,滿腔的衝動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努力。
是見一面,聊表相思,還是不管不顧的留下,重拾過去的感情。
或者……去劫獄把人搶回來關著。
“最後這個想法真不錯。”本性難移啊,哪怕是鄧布利多,他也是個標準的格蘭芬多。
不過有了這麼一個開頭,格蘭芬多式思路就剎不住了。重重讓他拍懷的顧慮和猶豫一下子像是被利劍斬斷一樣。就剩下一個很簡單的答案。
“先混到德國去再說,見了面,蓋勒特會有辦法的。”
很不負責任的想法,但是細想一下卻很有道理。這麼多年的折磨和分別,思考他們之間相處問題的不僅僅是鄧布利多一個人。
蓋勒特一定想得更多。
見了面再解決後續問題不就是了。
於是翻箱倒櫃的找出一封德國方面的邀請(純學術的),然後就帶著福克斯去了魔法部登記出境去了。
%%%%%%%%%%%%%%%
彼得是自然不知道,他們的效果好成這樣,鄧布利多當下就行動了。
他可是還在整理後續。出了“肖像權”這樣的問題。他必須細緻安排好合同了。而且這次電影畢竟是德國投資,必須在德國率先播放。
但是比起德國那邊,一臺放映機都沒有的情況,英國這邊齊刷刷的訂單要求有點供需不平衡問題啊。
還有就是“工資”的派發。
雖然大家都不介意,但是彼得卻必須給。還是那句話,商業化才是一條產業的根本,金加隆才是一個行當的基礎。
錢怎麼分是個嚴重的問題。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錢他的確有的事,但是如果給太多的話,會給人一種價值錯覺。彼得可不希望起步的時候出了問題。
最後還是伏地魔看不下去了,利用職權叫來四個學院的級長。
一人給了一把金加隆,讓他們自己去分。
“…………”
“這樣就可以了?”
“不然呢?”
“…………”感覺好微妙。
“今年暑期還是拍電影?最年輕的影帝?”
“別這麼說……”彼得有點不好意思的撓了撓臉。《小特工》放映結束後,立刻被掐著時間的選送了奧斯卡。
一部超越現在傳統概念的電影。一個有著影帝級別水準的男主演。一個多處特效都用魔法偷偷作弊的電影。
怎麼會鎩羽而歸。
哪怕《小特工》不是好萊塢本土的電影,但是依舊在奧斯卡上賺了個盆滿。雖然最佳影片獎還是因為某些特殊的“平衡”需要,沒有收入囊中,不過彼得的最佳男主角倒是“如約”得到了。
雖然帶著點當年的噱頭的樣子(奧斯卡也需要宣傳),不過彼得的演技的確是讓大家歎服的。
這也是說有娛記納悶的,這麼妖孽的一個天才,他們怎麼就挖不到背景資料呢。
別說過去的背景挖不到,就連現在在哪個學校都找不出來。簡直是狠狠的給大家的業務水平一巴掌。
彼得本來是遵守自己的誓言,絕不請假的。但是被在學校的孩子們知道了。大家差點暴走。不去怎麼行,那可是影帝的提名,咱們家殿下得獎的機率百分百的!
那就是第一個影帝獎盃,說什麼也要親自去拿。
教授們知道後也十分通情達理給假條,反而鬧得是彼得有點“不順民意”的樣子。
為了不給美國魔法界添麻煩,彼得還是做飛機去的。感受了一下七十年代的老舊飛機後,彼得決心再有下回,他絕不那麼“善良”了。還是可勁兒的麻煩美國的魔法界吧。不過這回不行了。
總不能讓美國政府好奇,他為什麼只有入境沒有出境記錄。
“不過金熊獎估計就沒份了。”英國本土也有電影節,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也是分量很重的獎項。
《小特工》去評選沒有問題,只不過提名和獲獎就夠嗆了。
不是他們和奧斯卡過不去,這一點現象就算有也不會太明顯。而是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