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衛國公府 (第1/2頁)
有怪莫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鄧鎮吩咐了下人去置辦酒席和給宋國公府、潁國公發請帖, 來到正廳對著朱樉說道:“二哥還要稍等一會兒人到齊才能開宴, 沐哥的長子沐春、還有耿家兩兄弟、唐家兩兄弟、周家周驥、顧家長子、華家華中、郭家郭鎮、張家張麟、吳家吳高、陳家陳德、陸家陸賢、恩國公之子張榮、胡家胡斌……” “他們聽到訊息都吵著要趕來赴宴。” 聽著鄧鎮如數家珍,朱樉眼睛都瞪圓了,好傢伙淮西二十四將的後人成年的,除了太子朱標的發小花煒以外,其他一個都不落。 朱樉面色一黑說道:“這是想推舉本王做李善長第二嗎?” 聽到朱樉語氣不善,鄧鎮變得惴惴不安,鄧愈是第一個離世的開國六公爵。 導致鄧家在軍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再加上他的夫人是李善長外孫女。 招致朱元璋不滿,他服喪期過了兩年都還沒有襲爵。 現在的衛國公府在朝堂上處於邊緣人物。 鄧鎮也是有野心的人,想趁這一次李景隆和徐輝祖、徐增壽在外練兵之際。 徹底坐實勳貴後人裡的第一人,沒想到弄巧成拙。 朱樉見他手不知道放哪,一副無所適從的模樣,語氣放緩道:“唐勝宗、陸仲亨、費聚這三人是胡惟庸案的關鍵人物,周驥這人膽大包天、時常沾花惹草將來必惹大禍。” “除了湯鼎、馮誠和傅忠、沐春這四人,其他人全部一口回絕了。” 朱樉又不是傻子,當然知道這幫人的來意,無非是從他這兒試探朱元璋的口風。 畢竟胡惟庸等主犯被明正典刑不過是個開頭,對於真正掀起滔天巨浪的胡黨之獄才剛剛開始。 鄧鎮有些惶恐不安道:“這麼多人都是沾親帶故的,二哥要是拒絕的話,算是將這幫淮西老將,徹底給得罪死了。” 朱樉很清楚鄧鎮心裡的小九九,他開口解釋道:“這幫人先投靠李善長、胡惟庸,後面抱太子大腿未果。父皇即將秋後算賬,又想推出本王當出頭鳥簡直是痴心妄想。” “這幫淮西勳貴首鼠兩端,反覆無常終將難成氣候。” 淮西勳貴這幫人絕大多數是跟朱元璋起家的泥腿子,別看這幫人墨水不多,可一個個深諳亂世生存之道。 淮西勳貴們在政治上幾頭下注,到處經營小團體。朱雄英死後,大哥朱標將朱允炆扶正,成了嫡長子。 朱允炆的外公可是做過禮部尚書的呂本,天然與文官集團親近。 讓這幫淮西老將找不到了投靠的理由。轉而開始把目光放在了最近炙手可熱的朱樉身上。 鄧鎮一臉愁容勸慰道:“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二哥庇護他們,有朝一日這幫老將必定投桃報李。” 朱樉很清楚鄧鎮的小算盤,耐心說道:“我知道你牽線搭橋的目的,是為了賣他們人情。可我一旦將他們全部收攏在旗下,你讓父皇怎麼看我?” “沒有自立之心,卻有自立之實,這不是取死之道嗎?” 鄧鎮恍然大悟,可他想當軍中二代領頭羊的夢想豈能輕易放手。 鄧鎮思考半天后,建議道:“不如二哥讓我單獨設宴,探探這幫人的口風如何?” 朱樉看著這個歷史上的二舅哥,領軍打仗還行,腦子比李景隆差太多了。 朱樉善意的提醒道:“你可要想清楚,你可是李善長的外孫女婿,私下結交這些領兵大將,到底是替誰招攬的?” 聽到這話,鄧鎮立馬嚇出一身冷汗,光想著透過朱樉保住鄧家在軍中的勢力,差點忘了自己身在旋渦之中。 朱樉來鄧府的目的很簡單,一是讓這個歷史上鐵桿秦王黨鄧家綁上自己的戰車。 二是利用鄧鎮在勳貴核心圈子裡的人脈,拉攏現在軍中兩大山頭,宋國公府馮家和潁國公傅家。 鄧鎮臉色煞白道:“二哥,若是陛下要懲治我鄧府,小弟該如何是好啊?” 朱樉拍拍他的肩頭,笑道:“你大姐應該還沒出閣嫁人吧?” 此話一出,鄧鎮怔了一怔,搖頭說道:“大姐在父親離世前就沒許配給人家,一直都在等著二哥。” 鄧鎮這話說的很違心,因為他是庶長子,大姐才是嫡長女。 他爹鄧愈臨死前,沒將鄧府長女的婚事定下,他到現在五年多都沒有襲爵,自然沒有安排大姐婚事的資格。 導致與朱樉年齡相仿的鄧府長女目前仍然待字閨中。 朱樉笑了笑,一本正經說道:“那還不趕緊帶我,去見見你大姐?” 鄧鎮會意,換作以前父親活著的時候,在軍中自成一派的鄧府,對和秦王結親這種事聊勝於無。 可今日不同往日,他還有可能身陷囹圄,這門親事就顯得尤其珍貴。 朱樉考慮的是鄧愈和別的將領不同,當年在滁州朱元璋手下兵不過三萬,鄧愈就帶了一萬多人馬來投效。 在大明公司創業期間,鄧愈屬於帶資入夥,在軍中有很多門生故舊。 這樣優質的政治遺產,作為好女婿的朱樉自然迫不及待要收入囊中。 朱樉跟在鄧鎮身後,穿過層層疊疊的走廊,終於來到後院女眷居住之處。 衛國公府的後院,三扇內儀門,走過垂花門後還有一對抱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