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水馬龍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鬼魂。”
“這個故事的確很有新意——女主角不是人而是一個鬼魂。而故事最後兩個鬼魂的對話也讓人意味深長。”陳思達說,“好了,最後是你的《反光》。”
“我寫的是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我太清楚了,不用記在便箋紙上。“主角從十多歲起,就會在所有反光的東西中看到一張上吊女人恐怖的臉。他憑記憶把這張臉畫了出來,並四處搜尋關於這張臉的資訊。最後,他發現這竟然是一個在幾十年前真實存在過的女人,而各種情形表明,這個女人可能正是他的前世。”
“你的故事好像寫到這裡就結束了。”
“是的,因為這是上部,原計劃還有下部。”
陳思達思索片刻,問道:“千秋,你當時在寫這個故事的時候,為什麼會想到用‘前世’來做解釋?這是你自己的構思嗎?”
“不完全是……”我回想著,“是費雲涵說的一句話令我想到這一點的。”
“他說了什麼?”
我咬著嘴唇想了一會兒。“他告訴我,他時常會有這種感覺——那個(出現在反光物中的)吊死鬼女人好像就是他自己一樣。”
陳思達蹙起了眉頭。
“你在想什麼?”我問道。
“沒什麼。”陳思達看了下便箋紙,“你還記錄了些什麼?”
“我將每本書中的‘吊死的女人’的資料做了下統計——包括她們的名字、年齡、外貌特點。我不知道這些有沒有意義。”
“名字應該是沒有意義的。很顯然,誰都不會把提供故事素材的人的真實名字寫進書中。但年齡和外貌應該是有意義的。”陳思達望著我。“其實,我在看的時候也注意到了年齡這個問題。“
“你發現了什麼?”我問他。
“你的故事和漁歌的故事中,那個上吊自殺的女人都是四十歲左右,但安玟的故事中,這個女人的年齡是二十歲。”
我費力地思索著,卻理不出個頭緒,只有問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我先問你,你為什麼會將那個上吊女人的年齡設定為四十歲?”
“這是根據費雲涵提供的素材而定的——他看到的就是一張四十歲左右的女人的臉。”
陳思達伸出雙手在我面前比劃著。“好,那麼現在我們來假設一下——安玟和漁歌會不會也和你一樣?”
“你是說,他們設定的年齡也是來源於各自的提供者?”
“沒錯。”
我懂了。“你的意思是,提供故事給他們的人——其實也就是親身經歷這件事情的人——分別在反光物中看到的是一個四十歲的女人和一個二十歲的女人。”
“對!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我們也許可以做出一個大膽的猜想——曾經有三個女人,兩個四十歲左右,一個二十歲左右。因為某種原因,一起上吊自殺了!”
我嚇了一大跳。“你為什麼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呢?”
“不能說是‘結論’,只是‘猜想’。”陳思達更正道。
“為什麼你會認為這三個女人是‘一起’自殺的?”
陳思達看著我。“千秋,從目前的所有情況來看,難道你會認為這三個上吊自殺的女人是毫無關係的嗎?”
我緘口不語了。過了一會兒,我問道:“那麼,假如你的猜想是真的,又說明了什麼呢?”
陳思達將床頭櫃上的一支筆抓過來,將便箋紙翻開一頁,一邊寫一邊說道:“千秋,心理學當中,有這樣一種解決難題的方法——當我們覺得一件事情毫無頭緒的時候,就將它化繁為簡,只關注其中最關鍵的部分。就拿我們現在遇到的這件事來說吧——整個過程非常複雜。那麼,現在我們將這件事中的幾個關鍵詞提煉出來,看看能不能有所發現。”
說這番話的同時,他已經在紙上寫了好幾行字。他將便箋紙遞給我,問道:“這幾個關鍵詞令你想到了什麼?”
我接過便箋紙,看到上面這樣寫著:
年齡不同=出生日期不同;
一起上吊自殺=同一天死亡;
原因疑為:約定自殺。
我將紙上寫的內容反覆讀了幾遍,突然想到了一句話,一下就冒了出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沒錯……”陳思達剛要說什麼,突然從窗外刮進來一陣冷風。隨即,屋內的頂燈和床頭燈都開始忽明忽暗地閃爍起來。我的背脊骨立刻泛起一股涼意,全身的寒毛都直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