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霸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眼望去,少說有二三十具之多。
“好險!要是全部驚動,以我的實力都未必應付的下來!”荊十方鬆了口氣,喃喃說道。
看清了傀儡佈局,荊十方不用再是留手,劍使八方,首次將韋陀伏魔劍訣用到了實戰當中。劍光熾盛,聲勢赫赫,以沛然之勢將刀芒震開,在每個機關傀儡關節處重重一斬。
收劍退立,卡啦卡啦的幾聲裂響,四具機關傀儡同一時間四分五裂,碎成一堆。
按韋陀伏魔劍訣來御劍運使真元,以天元奕劍術來觀敵查漏,兩者結合,讓這門三品武技都出現了細微變化,劍勢當中多了兩分莫名味道。
這就是天元奕劍術總綱所說的能納天下一切劍法的緣由,因為其本質來說並非劍法招式,而是劍理劍道。既可以說是天元奕劍術納入其他劍法,也能說是將天元劍術融入其他劍法中。
當然,要做到那一步,必須要求使用者對兩門劍法的掌握都到了爐火純青、如臂指使的程度,還得在劍道上有非凡天賦才成。否則,只是只得其形不得其神罷了。
“韋陀伏魔劍訣唯一缺陷,就是催動起來對肉身負荷極大,以我的肉身強度長時間支撐還有難度。要麼是將修為提升到陰陽鏡,要麼小諸天琉璃罡身修煉至大成,才能正常御使。”
有著龍鯉卵煉製成的血精丹以及因為龍象般若功的神妙,作為第二功法的小諸天琉璃罡身本就在自動修煉中,縱使是沒有刻意去修煉,如今也將基礎淬體三層修完。
但接下去,才是真正進入這門功法,開始嘗試凝聚百禁琉璃罡身。
煉體功法沒有投機取巧的辦法,心血和時間缺一不可,不全身心投入一年半載荊十方的百禁琉璃罡身估計凝聚成功的可能。
荊十方伸手一招,吸來幾塊機關傀儡殘骸,不知道是什麼材料,解體之後短短時間內就有了風化跡象。扔掉殘骸,又把斬馬長刀撿來,屈指一彈,刀刃竟如水波般的晃動起來,寒氣逼人。
這刀長八尺,重有五十多斤,得是身形昂藏,勇力過人的武者才適合用。
“十六把高階靈器長刀,也是不小的一筆錢了。”荊十方把斬馬長刀全都收入了乾坤戒中。
將黃昏魘燈的光線保持在一個足夠亮度,每次前進只引動兩具機關傀儡即抽身後退,再以雷霆劍勢斬之。揀起斬馬長刀,將以上步驟再是重複,一步一步的在這條通道上前行著。
李傑在李氏秘典上所寫的天元境修為即可來此一探,還是太過樂觀了,荊十方戰力遠超同階武者,如果不是有黃昏魘燈照亮,在這種黑暗環境中啟用了所有機關傀儡都是生死難料。
換個天元境武者至此,基本是九死一生了。
半個時辰後,荊十方走到了通道盡頭,身後多出了二十四堆殘骸,乾坤戒中塞滿了斬馬長刀。
就算沒有其他收穫,光是這些斬馬長刀已經是價值上億兩黃金。
站在通道盡頭的石壁前,手中青鸞一揮,一道劍芒飛出轟在了石壁上,只留下指寬的淺淺劍痕。
荊十方暗暗心驚,這道劍芒可是蘊含了他五成真元了:“看來往下走的出路就是這座傳送陣,石壁上沒有什麼暗道了。”
視線下移,身前一座直徑丈許的環形陣法,無數玄奧複雜符文印記把陣法勾畫的眼花繚亂。他第一眼看到就覺得眼熟,仔細一想就回憶了起來,在地坤樓中見過一冊介紹各種陣法的金色典籍,這正是最為鼎鼎大名的傳送陣法。
曾經,傳送陣法不說遍地都是,但仍是常見之物,是遠距離通行的最主要手段之一。
但中古之後,隨著佈置傳送陣法的陣圖大量失傳,這數千年來新建的傳送陣法越來越少,只有最古老的幾家宗門和超一流國家才掌握了這門技術。
而且佈置傳送陣最重要的基石材料時空晶石一樣是世間難尋,即便那些大勢力偶然得到一顆也捨不得用來做了傳送陣法,這可是能煉製元器的材料之一。
大荒王朝,只聽說在荒都王宮中存在著一座可用傳送陣,其餘地方就是再沒聽過了。那些傳承萬年的傳送陣,在經歷了無數歲月後,很多都出現了破損,九成以上都是報廢了。
可以說東皇大陸上的傳送陣,數量是在逐年減少當中。
荊十方對著傳送法陣研究了半天,總算是確認這是座單向傳送陣,即是說過去了就沒法回來。
這讓他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傳送陣的後面是怎樣一副樣子。
但眼下只有這一條可能出路,不嘗試下也不行,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