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得簡單一些,如果人類文明的活動半徑為一千光年,那麼在進行第一輪探險時,搜尋區域就是該象限內兩千光年範圍內的所有量系。因為宇宙分成八個象限,所以第一輪探險將分成八次進行,或者八次同時進行。

如此一來,在光速限制下,第一次探險所需時間就為兩千年。

在此之後,人類文明的活動半徑擴大到了三千光年,因此第二次探險的搜尋區域是六千光年,所需時間為六千年。到了第三次探險的時候,搜尋區域擴大到了一萬八千光年,所需時間為一萬八千年。

也就是說,每一次探險的區域都是前一次的三倍·所需時間也是前一次的三倍。

從理論上講,這是最安全,也是最穩妥的擴張方式。

只是,由此產生的大量問題·也成為了人類擴張道路上的攔路虎。

比如,空間尺度是一維尺度的三次方,所以在理論上,每一輪探險所需要搜尋的恆星系的數量是上一輪的二十七倍!

當然,這還是平均值。

要知道,人類此時的探險活動,主要朝著銀河系內部前進·而在銀河系中心地帶的恆星系分佈粒度比外圍大得多。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人類越飛向銀河系中心,所需要搜尋的恆星系就越多。

顯然,遭遇高等級文明的可能性就越大。

當時,一些科學家已經提出,人類不應該向銀河系內部擴張,而是應該向圍繞銀河系運轉的矮恆星系統擴張,比如大麥哲倫星系與小麥哲倫星系·還大犬星系、小熊座星系、御夫座星系、六分儀座星系與天爐座星系等等。這些矮恆星系統不但規模小,而且恆星系的密度也比較小,出現高等級文明的機率就更低。

為了說服更多的人·這些科學家還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根據人類已經瞭解到的情況,在銀河系的正中央,是一個巨大的黑洞,而且這個黑洞正在緩慢的吞噬著銀河系,預計將在一百多億年之後完全吞噬掉銀河系,因此前往銀河系中央是非常冒險的行為。

要知道,當時人類還沒有遭遇過自然黑洞,對黑洞的瞭解全部是理論上的。

更重要的是,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與那些巨恆星泯滅時形成的黑洞完全不一樣·不但巨大的得多,而且很有可能連物理特性都不一樣。

總而言之,靠近銀河系中心,是非常冒險的事情。

只是,人類害怕冒險嗎?

再說了,人類本身就不是一個靠逃亡倖存下來的文明·哪怕在歷史上曾經多次準備進行文明大逃亡。

更重要的是,如果去外圍的矮星系,人類文明將在接下來的數十萬年內原地踏步,很那迅速發展壯大。

這是個什麼概念?

到大重建結束的時候,人類文明進入宇宙階段還不到七千年。

在絕大部分人看來,放棄幾十萬年的發展機會,無異於自取滅亡,或者說是坐以待斃。

人類文明沒有迴避這個問題,而是解決了這個問題,即建造更多的探險飛船,進行更加廣泛的探險活動。

如果不幸遭遇了更加強大的文明,而且註定要戰敗,再考慮逃亡也不遲。

當然,這絕對不是唯一的問題。

在擴大探險規模的時候,很多科學家就提出了一個假設,即在宇宙中確實存在大量的文明,而且很多文明已經進化到了宇宙階段,更重要的是,進入到宇宙階段的文明肯定霸佔了附近適合文明定居的星系。這樣一來,如果人類文明在擴張的道路上,不斷的摧毀那些已經發展到了宇宙階段的文明,也就是摧毀已經被其他文明佔據的星系,那●透過擴張獲得的物質能夠支撐擴張行動嗎?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極為尖銳,而且是任何人都無法給出正面回答的問題。

原因很簡單,從機率學上講,人類文明每經歷一次宇宙戰爭,可用的資源就將減少,而探險的規模卻得擴大,結果導致為每一次探險投入的資源大量減少,分配到每一艘探險飛船上的資源也就大大減少。

顯然,到最後,根本就造不出足夠多的探險飛船了。

到此,由重新回到了資源的問題上。

僅有能源、沒有資源,探險活動根本無法持續下去,人類也就無法持續擴張下去,最終仍然是滅亡。

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當財,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極為瘋狂的辦法:人為改造恆星。

要知道,透過對太陽系的研究,科學家早就發現,現在的太陽,實際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空間之婦唱夫隨

空間之婦唱夫隨

清水菊石
關於空間之婦唱夫隨:從小缺愛的白富美慕扶疏帶著空間穿越了,她以為自己穿的是種田文,立志好好種田,過上前世一樣的優質生活。可是表面冷清內心柔軟的她偏偏遇上表面軟弱內心強大的腹黑正太,在她一路護著他誓要讓他健康快樂成長時,渾然不覺她種田文的道路已經越走越偏……
遊戲 連載 103萬字
女皇的養成計劃

女皇的養成計劃

溫暖寒冬
遊戲 完結 61萬字
玩轉現實遊戲

玩轉現實遊戲

天淨沙
遊戲 完結 9萬字
穿越之我是婆婆

穿越之我是婆婆

一意孤行
遊戲 完結 40萬字
我的愛情不打折

我的愛情不打折

愛之冰點
遊戲 完結 23萬字
豆豆

豆豆"四大"歷險記

水王
遊戲 完結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