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來割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首曲子彷彿充滿哲學的意涵,令人展開無窮的遐想。
現在是在直播,攝像師的鏡頭隨時會給觀眾席上的人特寫。梁坤吹奏《千本櫻》的時候,很多人可以把不屑表現在臉上。這首誰要是不鼓掌,一臉不屑,被拍到肯定有人質疑。
所以,噴過樑坤的人也鼓掌了,臉上的表情很精彩,有苦笑,有假笑。他們心中感慨萬千,有羨慕妒忌,有震驚刺激,有火也發不出來。
四人當然沒有立即下臺,評委們有些問題想問。
頭髮花白的老人問:“這首曲子是你們四人一起作的嗎?不會又是梁坤一個人作的吧?”
艾尼瓦爾回答了。“我們演奏的都是他一個人做的曲子,我們也感到很不可思議,可他就是這樣一個天才。”
另一個女評委問:“梁坤,能說說你的靈感是怎麼來的嗎?眾所周知,你只是燕大一年級的新生。”
梁坤最喜歡講故事了,微笑道:“看書來的靈感,我是華文系的學生,看書比較雜。據說,《水龍吟》最早是南北朝時北齊的一組古琴曲,據《北齊書》卷二十九‘鄭述祖傳’記載:‘述祖能鼓琴,自造《龍吟十弄》,雲嘗夢人彈琴,寤而寫得。當時以為絕妙。’所以,曲子一開始用古琴。”
沒有人打斷他,連老評委們都覺得他太牛了,引經據典竟然張口就來!
這是什麼文學素養?一些古詩都直接背過記在心裡了嗎?這些東西明明和他平時的考試沒有關係啊。
梁坤接著介紹:“另外,漢馬融《長笛賦》有云:‘近世羌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吟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所以,人們也以龍吟喻笛聲,合奏樂器必需有笛子。”
“另外兩種樂器是我自己幻想著加進去的,如果只有古琴和笛子,合奏未免顯得有點單調。《水龍吟》的古曲早已經失傳,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創作,讓觀眾們聽到一些古樸的,不一樣的東西。”
他解釋後,全場觀眾又一起鼓掌,久久不停。
無論現場的觀眾,還是電視機前的觀眾,此刻都相信曲子一定是梁坤原創的。普通人哪能想到這些古詩,張口就來?
華文系的教授看了電視直播都服氣,感覺梁坤不該當學生,應該在燕大當老師才對。
教授們就算看過古書,也沒法背過許多內容啊。誰沒事會去背誦《北齊書》,《長笛賦》裡的東西?太冷門了!
華文系各個年級的很多學生都看了比賽直播,覺得活見鬼了。大家都是華文系的學生,為什麼你說的東西我們完全不知道?為什麼同樣是燕大學生,你這麼秀?而且到處秀?
梁坤能背過這些,就是為了應付提問,他和潛意識溝通後,特意上網查的資料。
他並不是把曲子寫出來就不管不顧了,可不想事後被人一問露出馬腳,質疑抄襲或者找代筆。
現在他不僅音樂知識過關,小說還在暢銷。在回答問題時,他再展現出超高的文學素養,別人怎麼質疑?
看梁坤不順眼的人這會兒也相信他是有真才實學的,哪怕是準備好的詞,這記憶力都不是普通人啊。
一名男評委問:“你今天拿出了這首曲子,是因為總決賽時還有更好的嗎?”
“沒錯,最好的通常都要留在最後。”梁坤輕鬆的回答,全場一片譁然。
白髮老評委笑道:“我很期待你們明天的表現,你是我見過的最有才華的人。”
現場又是一陣掌聲,老評委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梁坤的才華的確太驚人了,大家都聽說過天才,這次卻是在電視直播中親眼目睹。
梁坤等人下臺,大爆冷獲得了今日的最高分,蓋過了前面出場的許多民樂大佬。他們不僅晉級了總決賽,更成為了奪冠熱門隊伍。
原創曲子加上默契配合,評委哪怕覺得梁坤太年輕也沒敢給他們打低分。大家都識貨,這樣一首曲子如果給了低分,肯定會有很大的爭議。
這種爭議能不能讓梁坤難受評委不知道,但他們的形象是會受影響的。大部分人都給出了高分,少數人如果說不好帶節奏,毀的是自己。要帶節奏也得等直播結束後,用其他方式。
就像複賽結束後,質疑梁坤的人有一大群,被曝光了名字的人只有幾個。要質疑,也得是匿名才行,公開的都是傻子。
下一隊已經開始比賽了,電視機前的許多觀眾還無法從震驚中走出。
尤其現實裡認識梁坤的人,明天有大話題可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