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品:姚文元傳
作者:葉永烈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姚文元全傳系統的敘述了姚文元和其父的人生歷程。
本書是著名作家葉永烈積多年心血,多方採集,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並參照大量文卷資料寫成的,翔實,生動,很多情節和細節鮮為人知。
本書最大特點是嚴肅性,絕無稗官野史以假亂真之嫌,因此具備史學和文學的雙重價值。
正文
第一章 “文革”浪潮中白姚蓬子
一個喜歡炫耀的人
我真佩服漢字創字者的巧妙構思,炫耀的“炫”字用“火”與“玄”組成:只有象“火”焰一般光彩“眩”目的東西,才值得向人“炫”耀!
他是一個喜歡炫耀的人。
一九六六年初冬,他的深藍色的中山裝上,忽然金光四射。那是一枚燦燦耀目的五角星像章和一枚長條的“為人民服務”語錄章。雖說那時候的毛澤東像章、毛澤東語錄章差不多人人都有,可他的那套“章”卻是部隊裡發的,惟有現役軍人才能每人領到一套。在“老九”成堆的大學裡,他胸前的像章成了“稀有元素”。
他腆著大肚子,挺著胸膛,抬著禿頂的腦袋,昂然步入上海師範學院(今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那像章引來人們的“注目禮”。他興奮不已,飄飄然了。
“姚先生。你的這套像章從哪裡來的?”已經不只一個人向他發問了。
“孫女兒給的!”他得意洋洋地用“紹興官話”答道,那聲音中充滿自豪感,榮譽感,優越感。他所要炫耀的,與其說是那“光焰無際”的像章,倒不如說是這句話。
誰都明白,他的兩個孫女兒,還不夠入伍年齡哩,哪來部隊發的像章?他所說的“孫女兒給的”,其實就是“兒子給的”。
他的兒子何許人?眾所周知,姚文元也!
姚文元的兩個女兒,那時寄養在他——姚蓬子家中。他胸前璀璨奪目的像章表明,姚文元最近來過上海,把像章送給了老子哩。
哦,他所炫耀的,是他那個在“中央文革”的兒子!
未過幾時,姚蓬子更加神氣活現,臂上又多了一件閃射著火紅光芒的炫耀品:“上海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造反隊”袖章。
他一點也沒有覺得,作為大學教師、作家的他,戴著個“工人造反派”袖章,那副模樣何等滑稽。他卻趾高氣揚,招搖過市,惟恐別人沒有見到他臂上的紅布圈兒——那是“革命”的象徵!
可惜,好景不長。那紅布圈兒才戴了十幾天,他還遠遠沒有戴得過癮,就忽地不見了。
非常遺憾,迄今雖經多方“考證”,尚未能確定:姚蓬子的“造反”袖章,究竟是被“工總司”收去了呢,還是他嚇得不敢戴了?
據推測,多半是因為他嚇得不敢再戴了。
他幹嗎有點害怕呢?
原來,他的那個“工總司”袖章,畢竟太刺目了一點。
才戴了一兩天,就有人向“工總司”反映:“姚胖子”(他的雅號)解放前是“作家書屋”的老闆,是資本家,怎能混入“工人造反派”?“資本家參加造反派不象話,工總司不是統戰部”!
也有人確實有那麼點“造反”精神,調查了姚蓮子的“入隊”問題:
一查,他是直接找“工總司”頭頭,加入工人“造反隊”的;
一查,他是貨真價實的資本家……
於是,開除了他的“隊籍”。至於那紅布圈兒,是否當場沒收,不得而知。
總之,姚胖子炫耀品,從兩件減為一件,只剩下胸前的像章。
對於“開除隊籍”,姚蓬子很有些憤憤,滿腹牢騷。
很快的,這訊息長了翅膀,傳入那個“工總司”的“司令”王洪文耳中。
王洪文急得直跺腳:“姚蓬子是姚文元的父親,請他入隊都請不到呢!他參加‘工總司’,是姚文元對‘工總司’的支援。這樣,‘工總司’的後臺更硬了。你們怎麼可以把姚蓬子開除了呢?”
很快的,這訊息又長了翅膀,飛進那個“中央文革”副組長張春橋耳朵裡。
一九六七年二月,在那“一月革命”風暴剛剛過去,張春橋以“上海市革命委員會主任”的身份,在錦江飯店宴請阿爾巴尼亞國家歌舞團。在宴會上,他見到了“工總司”組織組的頭頭,問起了怎麼會開除姚蓬子的“隊籍”。張春橋陰沉地說:“你們要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