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2/4頁)
絕對6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解釋。證據也許不充分,但卻是實實在在的,而且大致符合鮑林有關抗體形成和蛋白質構造的理論,符合他關於氫鍵連成的長鏈構成了各種形狀的蛋白質的思想。這確證了他對世界的認識,當然也是正確的。
他認為這一實驗是正確的。人造蛋白質的成功合成引發了各種有趣的可能性。在戰爭時期,人們迫切地需要各種藥品,而人造抗體將稱為世界上最有效的藥品。鮑林為整個工藝申請了專利,這表明他深知自己這一發現的商業價值。他進而採取了一個不同尋常的舉動。1942年3月,他在加州理工學院發表了一份新聞稿,宣佈他的實驗室成功地製造出了人工抗體。他在新聞稿中寫道,儘管還不知道它的發現是否在醫藥上有用,這一研究為治療疾病“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對於如此重要的一項發明,未經科學雜誌發表而首先向新聞媒體宣佈,這聞所未聞,但給鮑林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各界的反應迅捷而熱烈。電訊社報道了這一發明,並廣為傳播。《科學》雜誌在新聞欄目中進行了報道,對研究界人士說,“在醫藥史上第一次在燒瓶中人工合成了對抗疾病的物質,抗體。”《美國醫藥學會學報》的編輯用讚許的口氣介紹了鮑林的發明,並期望有朝一日人造免疫血漿庫能夠出售鮑林的產品。醫藥公司的代表紛紛邀請鮑林簽訂合同,為他提供經費和技術上的幫助。
但是在完善實驗技巧,最終將其商業化之前,鮑林希望得到更多的沒有附加條件的贊助,為此他充分利用了新聞稿釋出之後的知名度。有兩家機構表示出興趣,一個是科學研究和發展局的醫學研究委員會,另一個是洛克菲勒基金會。鮑林在兩家機構之間忸怩作態,一邊通知委員會他的最新發現,同時又以開發出一種有價值的對付疾病的“相當大的可能性”來引誘韋弗。韋弗在激動之餘中了鮑林的計。在很短的時間內,洛克菲勒基金會將為鮑林的免疫學研究提供三萬一千美元的經費,其中包括用來完善人造抗體生產工藝的兩萬美元。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像鮑林那樣信心十足。鮑林在4月份寫道:“沒有多少人寫信來索取我們在試管中生產抗體的實驗資料。也許他們滿腹狐疑。”這話說對了。免疫界專家對鮑林這一成果一直保持緘默。8月份,鮑林在《實驗醫學雜誌》上首次完整地發表了人造抗體的論文。論文表明,鮑林距離自己聲稱的研究成果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對於實驗的描述相當粗略,根本無法精確地重複,而且他的對照實驗也相當勉強。蘭德施泰納和其他一些人在試圖重複這一實驗時沒有獲得成功。
儘管人們的懷疑日益加深,鮑林仍然堅信自己是正確的。他發現了一些新的證據:他和坎貝爾人工合成了肺炎球菌抗原的抗體,發現其對感染的老鼠至少具有某種可以測量的保護作用。然而,其他的一些跡象則有些不妙。坎貝爾似乎是能夠人工合成抗體的唯一的一個人。他指導的學生和博士後則運氣不佳。在進行了三個月的努力之後,一位研究人員寫信給鮑林說:“我祝願您在人工製造抗體的工作中一帆風順,但是我必須承認自己有些悲觀……坦率地說,對於那些時而有效、時而無效的實驗步驟,我並沒有什麼好感,而且我找不到任何失敗的緣由。”
1943年初,洛克菲勒基金也開始緊張起來。弗蘭克·布萊爾·漢森分擔了韋弗自然科學部的一些職責,他對於鮑林不像韋弗那麼迷信。隨著免疫學資金延續期限的鄰近,漢森徵詢了全國抗體專家對於鮑林理論的看法。專家們的反應並不積極。一位專家直截了當地說帕薩迪納從來就沒有製造出過人造抗體;另一位專家則擔心鮑林“對自己的工作並不十分嚴謹”。蘭德施泰納對於鮑林抗體形成的一般理論仍持贊成態度,但是他告訴漢森,如果他下注的話,“他覺得鮑林生產出抗體的可能性小於百分之五十。”著名的微生物學家勒內·迪博總結說:“鮑林教授的觀點之所以受到廣泛重視,是因為他在化學領域的崇高威望,然而我們中許多人覺得其結論的基礎非常不充分。”
漢森開始公開表示懷疑,問鮑林既然在一年的努力之後仍沒有得到結論性的成果,是不是應該削減他的經費。鮑林無言以對。實驗結果似乎預示著成功,然而過多的失敗給整個研究蒙上了一層陰雲。在向全世界宣佈了他已經成功地人工合成抗體之後,現在他不得不承認這些抗體不能全面地保護動物,對此他深感“失望”。他進而降低了人造抗體在他整體研究計劃中的重要性。接著洛克菲勒基金會將給他的專項研究經費削減了一大半。與此同時,鮑林悄悄地收回了對抗體生產的專利申請。此後他再也沒有就此課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