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頁)
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貪,無人不惡。
面對國家破產危機,奧爾良公爵一籌莫展。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作為攝政王的朋友,約翰勇敢地站了出來,他聲稱自己能夠穩定創傷累累的法蘭西財政,重建法蘭西的光榮夢想……
忙得焦頭爛額的攝政王一下子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而對約翰。勞來說,則是“英雄”終於找到了用武之地。
l716年5月,法國皇帝釋出命令,授權約翰。勞與他的兄弟一起,成立一家名為“勞氏公司(Law and pany)”的銀行,這家銀行發行的紙幣可以用來繳稅。
勞氏銀行所發行的紙幣可以隨意購買、兌換金屬貨幣,而且發行後保證價值不變。
對於一貫使用金屬貨幣的人們來說,這麼方便攜帶的紙幣居然可以隨時隨地兌換,而且還能用來繳稅,實在是太過於神奇了。
蒼天啊,大地啊,原來紙都可以用來繳稅啊?
約翰還公開表示,如果一個銀行家在發行紙幣的時候,沒有足夠的資金擔保來滿足所有公眾的需求,那麼他就只有死路一條。
這麼慷慨激昂,這麼信心爆棚,這麼負責任——還有誰不信任勞氏銀行的紙幣呢?
就這樣,一年之內,勞氏銀行的紙幣,其價格甚至超過了同等面值貴金屬的15%。
隨後,在里昂、羅謝爾、圖爾、亞眠和奧爾良等地,勞氏銀行的連鎖店紛紛開張。
對於約翰的成功,攝政王欣喜不已,約翰也趁熱打鐵,向攝政王提議建立一家公司,這個公司應該擁有北美密西西比河廣闊流域以及路易斯安那州做貿易的專有特權——傳說,美洲新大陸上的這兩個地方遍地都是黃金,那裡到處都金光閃閃,晃得人眼睛都睜不開。
1717年8月,政府授予的貿易授權書頒佈了,密西西比公司成立。
不久,勞氏銀行也來了個徹底的改頭換面,竟成了法蘭西皇家銀行(the Royal Bank of France),勞氏銀行和密西西比公司所發行的股票和紙幣,都成了實質上的國家貨幣。
1718年約翰勞簽名的紙幣'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勞氏銀行剛剛從私營轉為皇家,攝政王就命令它發行面值10億裡弗爾的紙幣——約翰與攝政王可謂是各取所需,“英雄惜英雄”。
1719年年初,法國皇室又頒佈了一項法令,授予密西西比公司在東印度群島、中國、南太平洋諸島以及法國東印度公司所屬各地進行貿易的特權,法國東印度公司(the French East India pany)也被併入了約翰。勞負責的密西西比公司。
約翰。勞為密西西比公司的眾多股民們描畫出一幅光輝燦爛堪比天堂的美妙遠景,他承諾,每份500裡弗爾的股票每年派發紅利就可達200裡弗爾。
2。2通脹他爹的故事(3)
每年分紅能夠達到40%,這是什麼樣的利潤啊?
一時間,約翰成了全法國最炙手可熱的人,豪門顯貴也好、山野村夫也好、神父主教也好,至少有30萬人熱切地要求申購這5萬份新股,大家都在幻想著一夜暴富。
當代的籃球明星喬丹有個女粉絲,為了見到自己的偶像,寧願讓喬丹開車從自己身上碾過去——實際上,當時法國人對約翰的崇拜絲毫不亞於這位女粉絲。
有一位貴婦,趁著約翰一次出行,故意撞上約翰的馬車,然後將自己從馬車裡撞出來,素有紳士精神的約翰立即跳下車攙扶這位貴婦,貴婦趁機提出股票購買權,約翰當然無法拒絕——透過這樣的“碰瓷”事件,這位貴婦成功實現了一夜暴富的人生理想。
密西西比公司股票價格一路上漲,從最初500裡弗爾的價格一路上漲到12500裡弗爾!
投機和炒股一度推動了法國商業貿易的繁榮,那段時期,法國人的自信心無比高漲,就像中國的2005年到2007年一樣,做什麼生意都能賺大錢。尤其是在首都巴黎,賺錢的機會遍地都是,“淘金”的外地人從四面八方湧入巴黎,各式各樣的馬車和其他交通工具塞滿了大家小巷——真正實踐著中國的“車水馬龍”那個成語。
按照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們的說法,需求決定了生產,有錢了的法國人見到東西就買,全國的織布機都在晝夜運轉,好應付數不清訂單——儘管在加班加點的生產,但當時還是奢侈品的蕾絲花邊、絲綢、寬幅細布以及天鵝絨等紡織品的需求量仍然得不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