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3/4頁)
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屬於典型的金匯兌本位制。
如果說金塊本位制是剁掉了雙腳的金本位制的話,那麼金匯兌本位制就是剁掉了雙手雙腳的金本位制,這種金本位會導致一國貨幣附屬於它所盯住的那種貨幣的發行國。
被剁掉雙腳,甚至是雙手雙腳的人,能活的長久麼?
無論金塊本位制或金匯兌本位制,這種脆弱的、扭曲的、虛假的金本位制度,實施了大約十年左右,遇到了經過1929年~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基本上全部冰消瓦解。
當殘缺不全的金本位也灰飛煙滅之後,經濟危機終於在德國逼出來一個希特勒上臺。
幾年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3。6“一哥”的出身(1)
當前全世界最有權勢而又最神秘的機構是哪個?
很多人可能會回答美國中央情報局、美國國防情報局什麼的——這些部門的確都很有權勢,而且也足夠神秘,但他們畢竟都還要受到美國國會的轄制,而且對普通人的生活影響也是微不足道的。
真正的答案應該是美聯儲!
因為,錢,實在是太重要了,而美元又是當前唯一一種全球通吃的錢。
換句話說,美元是全球錢幣的“一哥”。
既然“一哥”如此榮耀,不妨探討一下它的由來。
“美元(dollar)”這個詞的誕生地並不是美國,而是歐洲波西米亞(Bohemia)地區一個叫做Joachimstal的小鎮(意為 Joachim山谷,德語Tal表示“山谷”)。
16世紀初,Joachims山谷盛產白銀,產出的白銀被鑄造成1盎司重的標準銀幣,銀幣的名稱自然就叫做Joachimstaler(意思就是Joachims所產的白銀)。
由於做工精緻、分量標準、成色穩定,這種銀幣得到了廣泛的流通,被簡稱為“thaler”。在荷蘭及德國南方,taler一詞開頭的子音常常軟化而變成“daler”,英語採用了這一形式,根據發音將其拼寫為“dollar”,這就是“美元”的名字。
美利堅合眾國建立之前,北美地區13個殖民地一直使用的是西班牙比索(Peso' 比索(Peso),時至今日依然是菲律賓、阿根廷以及墨西哥等曾被西班牙殖民過的國家的貨幣名稱。'),但英國殖民者習慣稱之為“dollar”。
到了1764年,英國對其北美的13個殖民地下達了一項禁止發行貨幣的禁令,北美自身所產的貴金屬以及貿易所得的貴金屬大部分又都被大英帝國透過徵稅方式給運走了,這導致了北美十分缺乏貴金屬貨幣開展貿易,人民生活和經濟活動都受到了極大的抑制,這讓他們對自己的宗主國大英帝國產生了嚴重的不滿。
各種因素累積之下,1775年4月北美殖民地打響了獨立戰爭的第一槍。
獨立戰爭當然要打,但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打仗的錢從哪兒來?
為了解決軍費的問題,北美13個殖民地的聯合政權於1775年5月10日在馬薩諸塞州舉行了會談,並在6月22日批准發行了總價值為兩百萬美元的一種可兌換西班牙銀元的紙幣,稱為大陸幣(Continental Congress)。
這是美國最早的紙幣。
在今天的美國英語中,人們鄙夷某人某事某物,說其毫無價值時,常常用一句俚語“Not Worth a Continental”來表達,對應的中國成語是“一文不名”,但如果你直接翻譯,這個詞語就是“不值一個大陸幣”!
為什麼呢?
原來,由於大陸幣沒有金銀作抵押,自然造成了民眾的不信任,到了後來,英國軍隊發現這一問題,乾脆大量偽造大陸幣並透過其間諜在北美殖民地散發,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使得大陸幣最終變成了廢紙,沒有人肯接受。
因為大陸幣貶值到了一文不值,有將近1/10的軍隊發動兵變,差點導致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失敗。
幸好,當時與美國並肩作戰的法國軍隊統帥大公無私,將自己貨真價實的24萬里弗爾銀幣軍餉分給美國軍隊一半,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的大陸軍靠著這12萬里弗爾的真金白銀,最終打敗了強大的英軍。
1783年9月,英國被迫簽署協議,承認美國獨立。
為了顯示自己脫離大英帝國的獨立精神,剛剛獲得獨立後的美國將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