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頁)
不言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用。
在碳交易市場中,發達國家透過發達國家間的碳排放權交易,以及在〃清潔發展機制〃下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獲得碳排放權,並在交易市場上對其進行買賣。由於發達國家對這個市場空前熱情的參與,碳排放權也已成為頗具交易價值的金融資產,其金融屬性日益凸顯。在金融危機後,碳交易市場的發展潛力極為驚人,因此作為碳交易的計價和結算貨幣的國家貨幣則極有可能成為世界貨幣,我們稱這種用來計價和結算碳信用的貨幣為〃碳貨幣〃。根據事實我們可以看出,碳貨幣正在形成之中,並且碳貨幣的產生在國際貨幣體系的重構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國貨幣要想成為國際貨幣甚至關鍵貨幣,通常要遵循從計價貨幣到儲備貨幣再到錨貨幣的基本路徑,而與國際大宗商品,特別是能源的計價和結算繫結權往往是貨幣崛起的起點。工業革命後,蒸汽機時代到來,而蒸汽機的動力來源……煤炭,必然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大宗產品。很大程度上,工業革命之所以從英國發端並蓬勃發展,是因為其豐富的煤炭儲藏量,由此所帶來的能源控制力,對於推動和鞏固英鎊的關鍵貨幣地位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樣的道理,內燃機革命又掀起了〃石油革命〃,而美元則順勢取代英鎊成為新的世界貨幣。
〃煤炭…英鎊〃和〃石油…美元〃的崛起展示了一條簡單而又明晰的貨幣地位演化之路。循此規律,在低碳經濟成為各國經濟增長目標模式的未來,伴隨著能源清潔技術的突進,新的能源崛起將超越以往單一能源主導的舊模式,而代之以一系列以低碳為特徵的新能源組合和新能源利用模式的協同崛起。新的能源貿易……碳信用交易,正是連線新能源組合和新能源利用模式的核心。
我們有理由設想一下,在未來貨幣體系演變中,與碳交易的捆綁程度,將成為主權貨幣或者區域貨幣脫穎而出成為世界貨幣或關鍵貨幣的重要條件,而捆綁的起點仍是標價權,我們稱之為〃碳交易…關鍵貨幣〃霸權。
突破〃碳貨幣〃封鎖
在我國提速人民幣國際化程序後,人民幣國際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透過在金融危機後我國先後與韓國、中國香港地區、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阿根廷簽署的六筆總額為6 500億元人民幣的貨幣互換協議中,可以看出中國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這項工程上的決心和效率。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口碑和實力都與日俱增,尤其是在中國的周邊地區,人民幣已經在國際貿易中擔任起結算貨幣的角色。人民幣國際化有利於打破現有貨幣格局的不穩定狀態,使國際貨幣體系朝著更為多元、合理、穩定的方向前進。然而這對於發達國家來說,則是他們將要面對的、對於已有貨幣體系所形成的來自中國的嚴峻挑戰。。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十二章 人民幣大突圍(3)
由此可見,發達國家對於構建碳貨幣的熱衷,多半的原因還是希望藉助中國在碳貨幣上的劣勢阻礙中國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程序。歐盟、美國、日本都在為碳貨幣摩拳擦掌,對於碳交易市場已比較發達的這些國家來說,碳貨幣是奪取貨幣信用優勢的絕佳機會。而對於中國來說,由於中國在碳交易市場上是後到者,且因我國金融環境也並不成熟,因此要使人民幣成為碳交易的計價和結算貨幣,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目前碳交易市場已被歐美等發達國家壟斷,為突破碳貨幣的封鎖,在碳貨幣這一新戰場上取得優勢,中國應該在這一市場上奮起直追。
第一,中國應構建、完善自己的碳交易市場。中國不應滿足於〃清潔發展機制〃下最大供給方的身份,雖然基於專案的合作是碳交易的一部分,但在〃清潔發展機制〃下的碳交易中,中國企業進行碳交易的成交價格總是被壓得低於國際市場價格很多(某些專案中,中國企業賣出的核證減排量的價格甚至只有國際市場的一半);另一方面,從碳貨幣形成的路線來看,我國還是應該拓展標準化的碳交易領域,推進在碳交易中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程序。目前,先進入世場的發達國家正在暗中構建碳交易市場的規則,為避免落於人後,我國應加緊構建並完善自己的碳交易市場,開發更多高階的碳金融衍生品,透過碳交易市場謀取碳市場定價權,使本國的碳交易市場與國際市場掛鉤。2008年,我國北京環境交易所和上海能源環境交易所以及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已經成立,但由於相關法律的空白,這些交易所尚不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碳交易。
第二,應解決金融環境及制度建設滯後問題。碳交易市場的背後必然需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