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得大潮休狂,民生無擾。一個地方官,能有如此見識,在那當時,也就蘇學士了。
同是中秋賞月,唐代劉禹錫就又是一番天地,這裡,我們先來欣賞一下他在蘇州刺史任上的一首《八月十五夜玩月》:
天將今夜月,一洗遍寰瀛。
暑退九霄盡,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世間,翛然是玉京。
這首詩,題中明言中秋賞月,然從始至終,不見中秋二字。而是緊緊抓住秋景與月夜,借星辰、風露而襯托中秋之月的光輝。應該說,劉夢得寫這樣的詩,與他這個人是極其符合的。光明磊落,一身正氣,與群小相鬥,從不畏懼,真可謂任人誹謗無所懼,我自高歌君子行。在同時代的友人與敵人相繼故去之後仍能屹立政壇雖是此後多年的事情,但你不能不說,劉禹錫的個性決定了他的與眾不同。
幾乎與劉禹錫同時代,白居易的《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就體現的是完全不同的風格: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憂國憂民,忠臣,衷腸,忠言,白樂天在這裡一點也不樂天,大唐的山河破碎,宦官專政,軍閥割據,使我們的詩人無論如何也樂不起來。中秋望月,這應當是在華麗無比的曲江之畔,而今卻不得不來到不見經傳的湓亭水邊,對於大唐的臣子來說,這意味著什麼?一般人,包括那些高高在上卻不謀政事的人們,大約是無動於衷的,而對於白居易,如果也是那樣,就不成其為白居易了。
不過,若說白居易便是借月亮而憂國憂民的典範,那還真有人不讓,起碼是絕不遜色於樂天的,因為這個人不僅是以他的筆墨、他的詩詞在呼喚著人民,鼓舞著戰士,而且他本人就是一個最優秀的戰士。這個人就是南宋最傑出的詞人辛棄疾。這裡,我們只引其一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夜賦》: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讀稼軒詞,總能給人以感動、衝動,總能給人以希望、力量。是仇,是恨,是憂,是愛,絕不騎牆。我以稼軒詞為本文做結,用意其實也在於此。
同樣的中秋同樣的月,但在不同人的筆下,它們便瑰麗多姿;而同樣的詩人同樣的月,時移事易,這月亮的光芒便有了喜怒哀樂。老實說,我從小長在農村,時至今日也總覺得似乎這城裡的月亮沒有農村的圓。雖然我知道,自己肯定是錯的。
屈原的沉重揹負
在中國,談論古詩,繞不過屈原;而在世界,若論中國古代詩人影響之深、之大,可能也莫過於屈原。
屈原的偉大,在於他對國家,對人民至死不渝的忠貞熱愛,屈原的高尚,在於他對真理,對科學勇於獻身的不懈追求。
公元二十世紀末葉,曾有很難說得上是詩的兩句話,流傳一時: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我以為,無論如何,這兩句話用在屈原與他那個時代是最合適不過的。
屈原生於亂世,但因其貴族家庭的背景,也因為其出眾的才華和高尚的人品,很早就為國君楚懷王所看重,官位曾做到“左徒”一職,這是僅僅次於相當於宰相的令尹的重要職位了。作為近臣,他不僅主持國家政令的起草和外交等工作,而且幾乎參與所有的重大決策。面對當時錯綜紛爭的形勢,屈原審時度勢,為懷王制定了聯合山東六國而西抗強秦這一首先是自保,而後圖爭霸的戰略方針。這本來是為絕大多數人所認同的基本國策,但因為屈原出於更深層次的考慮,又提出了革修內政,廉潔政風,以求強兵富民的策略,這就侵犯了以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荒淫無度的楚王寵妃南後鄭袖這些人為首的一大批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屈原的存在,也直接威脅著他們與秦國使者張儀的骯髒交易,於是,他(她)們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組成了統一戰線,以種種卑鄙的手段疏遠、離間懷王與屈原的關係,直到把屈原放逐遠鄉,直到將懷王誘騙至秦國,做了俘虜,並囚死在他鄉。
應該說,屈原的一生整個就是一幕完整的悲劇。懷王的失敗,一直被屈原認為是自己的失敗。而懷王之後那個更加糊塗、更加無能也更加*的頃襄王,更是被一群小人包圍著,直至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