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4頁)
溜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一些朋友在家賦了閒,總是覺得很悶。最著名的是清風竹影,一閒下來,就長吁短嘆,別人問他,除了工作,你就沒什麼別的愛好了,他很認真地想了想,沒有。我最大的煩惱是沒什麼東西讓我愛好。別人又問我,那你最大的煩惱呢?我幾乎沒想,是愛好太多了。我喜歡讀書、聽音樂、看電影、打網球、喝酒、聊天、旅遊反正尋歡作樂的事我都喜歡。我怎麼就那麼多愛好呢? 有的時候,我對自己現在這麼沒出息也閃過一星半點的愧疚,可我很快又說服了自己,我收起所有的理想,就想做一個快樂的人,自己快樂,讓周圍一小圈朋友也快樂的人。這兩天看《諾貝獎獲得者與兒童的對話》,序言裡兒子問父親,你為什麼活著,父親答不出,只好反問兒子,兒子說,為了玩。 也許我們這一生就是為了玩,為了尋歡作樂。
獨身的7個理由
從我25歲那年開始,我就把婚姻列入了我的議事日程,結果卻屢屢失敗,不是我嫌棄人家,就是人家嫌棄我。時光飛逝,鏡中的我也一天天老去,當然這個說法稍微誇張了一點,也許應該換個更令人鼓舞的說法,那就是一天天發現自己更具有成熟女人的韻味。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我耳邊吹風,〃你年紀不小了,是不是該考慮一下結婚的事?“。還有人言之灼灼地警告我,“小心早市的蘿蔔轉眼間就成了晚市的白菜”。 就連報紙最近也把它列為一個社會問題如火如荼地展開討論。社會學家很憂慮,我知道他們憂慮什麼,無非就是這一小撮頑固份子一天不結婚,社會存在多一些不安定因素。大多數時候,我是我行我素,可也有時候也架不住輪翻轟炸,油然而生些危機感。。 鑑於形勢的嚴峻和我周邊大齡青年的增多,我決定把此作為一個課題跟大夥探討一下。從傳統意義上講,人們的結婚理由大致如下: 一 婚姻是財產最合理配置和保障的一種形式 二 解決心理依賴,即所謂的安全感,情感和生活上的相互關照。 三 滿足性需要的最安全最合法最經濟的方式 四 傳宗接代的需要 五 養老防身之用 六 社會安定之需 七 社會傳統規範的沿襲 可是現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性的複雜化,上述這些理由變得不充分起來,首先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個人經濟上的獨立與富足使婚姻作為一種經濟現象受到極大挑戰。富有的男人擔心女人是圖他的錢,害怕女人來分家產,獨立的女人不需要男人也可以過得很滋潤。不是有句民間歌謠這樣唱嗎,“結婚了吧,傻B了吧,從今後掙錢兩個人花”。 再看安全感。由於資訊社會人際交往的豐富性,個性的張揚,婚外情與日俱增,以及人們對離婚現象的普遍接受,婚姻已無安全感可言。當年我周圍的人紛紛結了婚,可在我豔羨的神情還沒有從臉上褪去,他們又都紛紛離了婚。至於性,大家就更心照不宣了。 再說生孩子吧,科技進步,使傳宗結代的方法變得更加多樣(IVF、克隆花樣多多,最近還有提出了男人生孩子的口號。再說了,不靠科技,也還有私生子一說呢,何況不孝之子越來越多,指著他們養老有點天方夜潭。 以前人們還不肯承認喜新厭舊的本性,後來,醫學家也出來證明了,幸福感是愛在大腦中產生的某種物質帶來的,可這種物質的生命力最多不超過18個月。所以要守一生一世,要整天跟一個人吃喝拉撒睡,沒有點大無畏的精神還真不行。 所以啊,以前,跟誰結婚是個問題,現在結不結婚是個問題。
搭順風車的女人
在外國電影裡你一定曾看到過這樣的一幕,主人公,在某個鄉下的公路邊,揹著行囊,有的可能還舉著一塊寫著地名的牌子,衝著過往的車輛揮手,一輛車停下來,寒喧幾句之後,主人公上車,汽車在夕陽下奔向遠方。 我沒有在國外的生活史,所以不知道外國人是不是已經把它當做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有可能人家外國誠信度高,社會治安好,所以那是生活的常態。我在美國親眼目睹,人家老外為了鼓勵一輛車多載客,闢有專門快速通道。而在許多中國人的眼裡,搭順風車,那簡直是件匪夷所思的事。 我有過兩次搭順風車的經歷。第一次在剛工作那陣,和女友在深大打完球在路邊等車回市區,一輛吉普車,幾個年輕的男人說順路,是有一絲遊移,一絲惶惑的,但也是有隱隱地興奮和好奇的。就是在那樣情感的交織下從城的西頭走到東頭,直到下車的那一刻。第二次,在幾年前,又是去打球,一個人等車,一個男人開著一部鈴治,停在我的身邊,問我是不是某某,我說不是。他說,我可以送你嗎?有了上次的經歷我坦然地上了車,安全抵達目的地。 有許多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