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祈禱往往是沒有規律性的。時間、地點、儀式、禱詞的規定也是不那麼嚴格的。主要是為了彌補禁忌方面的某種失誤而臨時安排舉行的祈禱。它可能是集體舉行的“公禱”,也可能是獨自進行的“私禱”;可能是本人的“自禱”;也可能由別人來“代禱”;祈禱的形式雖然不盡相同,但一般說來都有語言出現。
《周禮。春官。大祝。注》:“祈,嘄也,謂為有災變號呼告於神以求福。”
《說文解字》:“禱,告事求福也。”
可見,祈禱是透過語言進行求乞的。然而有的是大聲的呼號,有的是口中唸唸有詞,也有的是默禱或心禱。禱詞有的是固定的成文,有的是隨心所欲的求告。總之,祈禱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3)祈禳並舉
在民間,禳解系統中的祈禱又常常與巫術手段的禳解聯合並用而為祈禳。祈禳中既上供,又貼符,既乞求,又詛咒,既請神,又壓勝,既敬神又懲神。總之,是要達到祈禳的直接目的——挽回禁忌的失誤,和最終目的——避凶趨吉。
(4)無禁無忌
在一些特殊的時間裡、場合下,禁忌事項特別繁多,在人們來不及禁忌,甚至也來不及禳解的時候,人意終於對神意使用了“否決權”。人們做出了此一時間裡、場合下“無禁忌”的決定。他們或者抬出一大神(如“姜子牙”),或安置一個大靈物(如“泰山石”),或者乾脆把諸神都請上天廷去(如“歲終”)。以這樣的名譽解除一切禁忌(“百無禁忌”),或者使其一類事情不再避忌什麼(如“嫁娶無禁”)。這種無禁忌的情況實則仍然是禁忌體系中屬於禳解系統中的一種特殊情況。它的根據還在法術和祈禱方面,只是人們為了更保險起見,把違禁犯忌的事後禳解提到了實施禁忌之前。它的作用還是在於防止人們違犯禁忌而遭到禍殃。事實上,人們雖然在此之前一再宣告這裡沒有禁忌,然而在這個時間裡、這種場合下,人們還是小心翼翼地執行著禁忌,只不過一旦違禁犯忌之後便可更方便地以此時此地沒有禁忌為藉口來禳解,來消除心理上的恐懼和不安罷了。
第一部分
第7節 禁忌的性質
先驗的性質
禁忌,作為一種觀念形態,它是人們頭腦的產物,因而,它的形成是有經驗的過程的。皮亞傑在《發生認識論原理》中說:“一切認識在初級水平都是從經驗開始。”
然而,一但禁忌被約定俗成之後,它的基本的性質便成為“先驗”的了。這時候,它形成了一種“暫且凝固的意識”。恩斯特。卡西爾在《人論》中指出:“禁忌的本質就是不依靠經驗就先天地把某些事情說成是危險的。”
禁忌的先驗性質,有它必要的一面,這就是它的警示作用。禁忌就像一個“危險的符號”,隨時提醒著人們採取禁止和迴避的方式儘量不與某種危險的事物相沖突或者發生接觸。那種所謂危險的事物,實際上正是人們經驗中無把握之處——經驗積累過程中的存疑點已被實踐的經驗反覆證明無疑的是常識而不再是禁忌。例如,“不要以手觸火”等等。弗雷澤在《金枝》中說:“如果那個設想的不幸必然要跟隨犯忌而到來,那麼禁忌也就不成其為禁忌,而是一種勸人行善的箴言或一種普通的常識了。”。而禁忌可以在“試誤性摸索”中打一個“提前量”,及早地出示一張警示牌,發出一道禁令,以確保那種不希望得到的結果不至真正出現。
然而,禁忌的這種先驗性質,又具有一種不由分說的特點。因此,它在傳承遞繼中往往表現出強迫性和盲目性來。正如王充在《論衡》中所指出的那樣,許多恪守禁忌的人都是“但知不可,不能知其不可之意”。所以,禁忌的這種先驗性質又使其在傳承過程中儲存了大量的無理的、荒謬的東西。
從社會發展的軌跡中有時候可以清楚地看到禁忌信仰突然或者逐漸失落的現象。隨著社會的向前發展,常常會有一些依附在原有的社會風俗、社會文化形態上的禁忌突然地或者逐漸地失落了其權威的地位。一個社會對以往社會中的某種禁忌(禁忌事象或者禁忌原則)會感到十分可笑、可悲,以為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實際上即是社會發展對禁忌的否定。這種否定,是需要經驗的積累和科學認識的提高的。一旦人們又透過經驗的認識否定了禁忌先驗的權威之後,那麼,禁忌本身也就跟著被否定了。
消極的性質
雖然,禁忌中也包含有某種積極的要求,例如“避凶趨吉”的願望等等;而且,從客觀效果上講,有些禁忌也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