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使命。日本明治天皇釋出詔敕,要不惜一切代價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日本國民紛紛捐款捐物,明治天皇自己即捐銀60萬兩。正是在這樣的動力下,日本完成了海軍的擴充套件計劃,其中包括專為對付北洋海軍“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購買的“巖島”、“松島”、“橋立”3艘海防艦,向英國訂造了當時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巡洋艦“吉野”號等。到了甲午戰爭之前,日本的海軍急速擴大,其快射炮以及船艦的行駛速度均超過了北洋水師。
相比之下,在中日海軍競賽的關鍵時期,北洋水師的建設卻鬆懈下來。由於北洋海軍看起來成軍,以渤海灣為重點的防禦體系已初步形成,加之慈禧太后的60大壽慶典、光緒皇帝大婚典禮、黃河河工等鉅額開支,清政府的財政異常拮据。1891年,戶部決定暫停南北洋購買外洋槍炮、船隻、機器兩年,將預算挪用於建頤和園。這一決策,使清國海軍的發展停頓了下來,也使日本海軍後來居上。
日本窮兵黷武之際,在清廷內部,統治者正忙於權力鬥爭,一場“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老戲正在上演。
1889年,光緒年屆十九,並已完婚。按照清朝慣例,光緒既然成人,慈禧就不便繼續“訓政”;於是,慈禧宣佈“撤簾歸政”,由光緒帝“親政”。“親政”和“訓政”的不同之處在於,光緒可處理日常事務,逢重大事件,再請慈禧懿旨。但這樣的“度”是很難把握的,在具體過程中,時有一些微妙的摩擦。慈禧哪裡肯輕易放棄自己的權力呢?由於慈禧肆意干涉光緒的日常工作,與光緒接近的朝臣憤憤不平,光緒也鬱鬱不樂,不甘心於傀儡地位。於是,朝廷的大臣們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兩派,一派是在光緒周圍逐漸形成的並無正式組織的小集團;另一派大臣則團聚在慈禧周圍,唯慈禧馬首是瞻。時人稱前者為“帝黨”,後者為“後黨”。“帝黨”的核心人物是翁同,翁氏先後為同治、光緒老師,曾任刑部、工部、戶部尚書和軍機大臣,他的主張是“尊王攘夷”。在“帝黨”中,除翁同之外,其他的都是一些“清流”人士,並無實權,他們好空談,於事無補。在這場明爭暗鬥中,直隸總督李鴻章自然是雙方爭奪的目標,但李鴻章豈是一個隨便可以爭奪的人,李鴻章雖然讚賞“帝黨”革新內政的主張,但他又不滿帝黨在“抵禦外侮”中一味不顧實力的主戰態度。在李鴻章看來,這種意氣用事的主戰,明顯是目光短淺。而對於“後黨”,李鴻章對於他們嚴重滯後的思維方式,拖拉而不思進取的效率又深感不滿。
1894年是慈禧太后60大壽之年,陰曆十月初十,是慈禧的生日。慈禧一心想舉辦盛大的生日慶典來為這個暮氣沉沉的王朝“沖沖喜”,讓列強領受天朝的威風。時間剛跨入新年,正月初一,慈禧就來了個“殊恩特沛”,把一班大臣都加官晉爵一番,以示普天同慶——李鴻章賞戴三眼花翎,兒子李經邁,被任命為員外郎……同時,慈禧指派首席軍機大臣世鐸“總辦萬壽慶典”。既然“老佛爺”想大操大辦自己的生日,舉國上下都跟著大動干戈,清廷更是忙碌起來,原先只是想把頤和園修繕一下,沒想到一動工才發現,工程越來越大,預算一再突破。戶部沒有辦法,最後不得不挪用原先準備給北洋水師更新武器彈藥的600萬兩白銀;李鴻章也不甘示弱,也挪用了以興辦水師為名從各地徵集的錢款利息100多萬兩送給慈禧以解燃眉之急。這樣的行為,用翁同的話來說,就是“用灤陽換萬壽山,用渤海換昆明湖”,這算是李鴻章對慈禧前年在自己70大壽時贈送厚禮的“投桃報李”了。
第七章 身邊的刺客(5)
新年剛過,李鴻章就直接預見了戰爭的不祥之兆。家門口的塘是最知深淺的了,對於李鴻章來說,北洋水師到底處於什麼樣的狀況,戰鬥力怎樣,李鴻章當然清晰不過。1894年5月,李鴻章再一次檢閱了北洋海軍,之後,憂心忡忡地向朝廷提出:“西洋各國以舟師縱橫海上,船式日新月異。臣鴻章此次在煙臺、大連灣,親詣英、法、俄各鐵艦詳加察看,規制均極精堅,而英猶勝。即日本蕞爾小邦,亦能節省經費,歲添鉅艦。中國自十四年(1888年)北洋海軍開辦以來,迄今未添一船,僅能就現有大小二十餘艦勤加訓練,竊慮後難為繼。”李鴻章奏摺中的擔心終於言中了,朝廷剛剛收到李鴻章的奏摺,這邊,戰爭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叛亂”事件。當朝鮮國王請求清國出兵幫助鎮壓時,李鴻章聽信了駐朝專員袁世凱的報告,認為日本“必無他意”,只是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軍1500人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