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3/4頁)
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根據地,撤出北京後,無立足之地,最終導致失敗。
明朝被推翻的同時,關外的清軍大舉南下。駐守山海關的明朝總兵吳三桂勾結滿族貴族,聯合向農民軍進攻,李自成倉促應戰,結果大敗。撤回北京後,李自成即在明皇宮大殿裡舉行即位典禮,接受文武官員的朝拜。第二天一大早就率軍離開北京,向陝西方向撤退。吳三桂和清軍將領阿洛格聯合率軍追擊,起義軍遭受巨大損失。
李自成退出西安,率領一群殘兵敗將,來到了湖北通山縣境內的九宮山下。此時已人困馬乏、疲憊不堪了。於是,李自成便決定在山下紮下營盤,進行休整。
紮下營盤後,李自成帶領著28名護衛人員到山上察看地形。可是,當行至半山腰的時候,卻突然聽見四處響起喊殺聲,此起彼伏,緊接著,從山上不斷滾下一塊又一塊的石頭。原來,他們遭遇了當地地主武裝。李自成勢單力孤,28名親兵先後被殺害後,他也死在了一個叫程九伯的暴民手中。
不過,坊間曾盛傳李自成其實沒死,而是出家做了和尚。
清人何璘的《書李自成傳後》說:“餘以澧志不備,周諮遺事。有孫教授為餘言:‘李自成實竄澧州。’因旁詢故老,聞自成由公安奔澧,其下多叛亡。至清化驛,隨十餘騎,走牯牛壩,在今安福縣境,復棄騎去,獨竄石門之夾山寺為僧。”何璘還說,李自成削髮為僧後,取法號“奉天玉”,人稱“奉天玉大和尚”。據說,何璘在實地考察時,曾遇到過一位服侍奉天玉和尚、口音似陝西人的老和尚,他曾出示奉天玉和尚的遺像,看上去很像史書中所記李自成的模樣。
“康乾盛世”的締造者:康熙
身份:清聖祖
死於:1722年(終年69歲)
死於:心血管病
地點:北京暢春園
評價:康熙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也是一位相當精明的皇帝。守成之中,兼寓創業,在平定三藩之亂、收復臺灣、平定噶爾丹叛亂、擊敗沙俄侵略者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功績。而且自奉勤儉,待民寬惠,六十年間,免租減賦的諭旨,時有所聞,故全國百姓,統是畏服;滿族中出此奇人,總要算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了。
康熙自四十七年冬開始,疾病纏身,衰老體弱,心悸幾危,右手失靈,頭暈,腿腫,“稍早起,手顫頭搖,觀瞻不雅”,“心跳之時,容顏頓改”,可能患老年心臟和血液迴圈方面的疾病。
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康熙去南苑狩獵。大學士、九卿、詹事、科道等上疏:明年萬壽七旬大慶,應詳議慶賀典禮。康熙一如既往,不準為他鋪張,未批准。十一月七日,忽患重病,渾身火熱,氣急異常。太醫院內幾個醫官,輪流入內診脈,忙個不停。服藥數劑,病情稍稍減退,於是自南苑回駐暢春園。
十一月十三日,病情惡化。御醫輪流診治,服了藥卻全然無效,反而氣喘痰湧,有時不醒人事。是夜,康熙召理藩院尚書隆科多入內,命他傳旨,召回率軍西征的皇十四子。只是氣喘不停,加舌頭乾澀,說到十字,頓了一下,方說出四子兩字。隆科多乃是皇四子胤禛的親舅,於是出來,即派太監去召皇四子。胤禛至暢春園,先見了隆科多,然後入內請安。康熙帝見他回來,痰又上湧,格外喘急。諸皇子急忙進去環列御榻前,但見康熙指著胤禛說道:“好!好!”只此兩字,別無他囑,即歸天而去。次日大殮。不久,胤禛即位,是為雍正帝。
關於康熙的死因及雍正的即位,有多種說法,至今爭論不休,未有定論。康熙死後社會上即傳聞:康熙原擬傳位給皇十四子允禵,聖躬不豫時,皇四子胤禛“進一碗人參湯,不知何故,聖祖皇帝就崩了駕。”胤禛就登了位。說是雍正帝將乃父毒死。還有人說,康熙帝死後,是隆科多擅自篡改了遺詔,把“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使雍正依詔登基,順理成章。令人生疑的還有雍正五年,胤禛藉口將隆科多囚禁而死,是不是為了殺人滅口讓謀殺篡位成為永遠的秘密?不得而知。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雍正即位理所當然,是康熙的合法繼承人。因為有種種跡象表明,康熙欲傳位給四子胤禛。一是康熙病重期間,胤禛被委以重任。如十一月九日,康熙命胤禛齋戒代行南郊大祀禮。十三日改派鎮國公吳爾佔代行祭天,而讓胤禛三次進宮。詳情雖無人所知,但此舉在齋戒期間是非同尋常的,對其信任不容置疑。二是據《清聖祖實錄》所記,康熙臨終那天,曾召集皇三子允祉和隆科多近前,說:“皇四子人品貴重,深省朕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