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頁)
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已歷五十春秋,領纂四庫書時,又得以遍讀世間之書,人間的酸甜苦辣、艱辛險阻,可謂全然皆知。有幾句話,你們要牢記於心。”話說到這裡,紀曉嵐頓了頓,然後吟誦道:“貧莫斷書香,富莫入鹽行;賤莫做奴役,貴莫貪賄髒。”吟完,他問道:“你們可曾銘記在心?”子孫們一一含淚應諾。
嘉慶帝得知紀曉嵐患病,特命御醫到紀府調治。不過這次得病,只是虛驚一場,紀曉嵐不久又能上朝了。轉年正月十六,紀府迎來一件大喜事……嘉慶帝頒下諭詔,命紀曉嵐為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管國子監事。
二月十日,紀曉嵐再次病倒。好友朱珪來看他時,他拉著朱珪的手說:“驚擾仁兄,且莫為我擔心,還是老毛病,口中湧痰,朱公放心便是!”十四日,紀曉嵐病勢垂危,氣息微弱,昏昏沉沉。掌燈時分,他從昏睡中醒來,精神異常興奮,但自知此乃回光之兆,於是對一直守在他床邊的汝似、汝億說:“生老病死,乃人世之常理。為父已八十有三,即使畢命歸天,也稱得上是壽盡天年了。你們不要過於悲痛。喪葬之事,務求節儉。上次臥病,我要講的話都說了。你們要記住,說給我的後世子孫,我也就放心了。”
汝億的媳婦見公爹醒了,忙煮了碗蓮子羹。汝億接過來端在手裡,用羹匙一匙一匙地餵給他喝。紀曉嵐只喝了小半碗,就示意不喝了。他清了清嗓子,慢慢地說:“我想了一個對子,你們對對吧!”不等兒子們回答,他已吟出:“蓮(憐)子心中苦。”說完他靠在床邊閉上眼睛,汝似、汝億看著父親奄奄一息的樣子,哪有心思對對子,但又不好違背,只好站在一旁不說話,佯作沉思。紀曉嵐微微睜開眼,話音已越來越弱:“何不……對……對:‘梨(離)兒……腹……內……酸。’”說完便閉上了眼睛,與世長辭了。
嘉慶帝得此噩耗,立即派了散秩大臣德通帶領10員侍衛前來祭奠,賞賜陀羅尼經被一條、白銀500兩治喪,賜諡“文達”。遵紀曉嵐遺囑,喪事辦得非常簡樸。隨葬的東西,只有一串朝珠、一頂玉製帽盔和他的印盒、玉蟬等少許物件。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中國詩人獨數君:徐志摩(1)
身份:中國詩人、散文家
死於:1931年11月19日(終年35歲)
死因:飛機失事
地點:濟南開山
評價:徐志摩著名的詩篇有《沙揚娜拉》《翡冷翠的一夜》《再別康橋》以及散文《巴黎的鱗爪》《我所知道的康橋》等。他的詩節奏輕快,旋律和諧,色彩繁麗,講究技巧,善於用細膩的筆觸表現豐富複雜的情感。當時白話文剛剛取代文言文,許多人做詩仍擺脫不了老套子,而徐志摩卻能用白話文乃至方言寫出清新、秀麗、琅琅上口的新詩,為白話文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詩人是浪漫而多情的,這在徐志摩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他與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愛情故事成為人間永恆的美談,然而當林徽因最終選擇了梁思成時,他那濃烈而柔美的情感意念只能化作詩的繽紛花雨灑向人間。在中國現代文壇,能如徐志摩一般熱烈地表現愛情、讚美愛人,並在詩中迸發出無法擺脫的愛的折磨的,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人。
此後徐志摩又結識了北京交際場上一位引人注目的女子陸小曼,雙雙墜入愛河,這段浪漫的感情因了太多的附會而轟動大江南北。最後他們幸福地結合了,一切都完美得讓世人驚羨。王子與公主的故事,都是以主人公幸福地結合而結尾,而對一個人來說,這僅僅是一個開始,當幾個月的神仙眷屬的生活過後,他們面對的依然是婚姻的平凡和瑣碎。小曼難以填平的物慾,一擲千金的揮霍,弱不禁風的病體,使得詩人不得不往返於北平和上海之間,兼講著數所大學的課程。“陰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條通道。”
當陸小曼以各種理由再次把詩人從北平拽到上海時,心已涼了的詩人把身上所有的錢都留給她,便匆匆乘火車去南京看朋友去了。這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因為他把所有的錢都掏給了陸小曼,連歸程買火車票的錢都沒有了。他於是找到了在南京任中國航空公司財務主任的朋友保君健,想搭乘不花錢的郵政班機回北平。他急於趕回去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在11月19日晚間,林徽因有一場關於中國建築藝術的演講,他曾向林徽因表示要趕回去聽她的演講。
在南京城內,他遍訪了所有的朋友。11月18日晚,他去拜訪張歆海、韓湘眉夫婦時,恰好楊杏佛也在,四人高高興興地說笑到很晚。起身告辭時,主人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