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頁)
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永遠……著名歌星麥當娜歌唱埃娃的歌聲成為了阿根廷人心中永遠的震顫。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埃娃(2)
阿根廷政府花了3萬美元從美國進口了水晶靈柩,以長期儲存埃娃的遺體。深受她關懷的勞苦大眾經常懷著思念來瞻仰她的遺容。然而,反動派認為,埃娃遺體的存在對他們的利益是個威脅。1955年,庇隆政權被推翻後,繼任的總統、寡頭勢力的代表人物阿蘭布魯將軍下令將她的遺體偷運到義大利的米蘭。直到1971年9月,阿根廷政府才把埃娃的遺體送還給當時在西班牙流亡的庇隆。馬德里《非常報》報道了醫學驗屍報告,埃娃的遺體受到了褻瀆:右顴頰有割痕;鼻樑已骨折,並且明顯變形;額頭被擊過4下;胸腔有開口的創傷;膝蓋骨折;右手大拇指骨缺損;右耳被割去一塊。
庇隆於1973年重掌政權,並於第二年逝世。庇隆的第三任夫人伊薩貝爾繼任總統後,為了贏得“無衫漢”的人心,將埃娃的遺體運回阿根廷,葬於熱科爾塔公墓。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瑞典人民愛戴的好首相:帕爾梅
身份:瑞典首相
死於:1986年2月28日(終年59歲)
死因:被暗殺
地點:斯德哥爾摩
評價:帕爾梅才華出眾,36歲即出任運輸大臣、交通大臣。1969年10月,他成為首相,年僅42歲。此後他連任3屆。1982年他再度出任首相,1985年又獲連任。在任期內,他為發展瑞典經濟、加強國防和提高瑞典在國際上的地位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為人平易近人,生活儉樸,因而深受人民愛戴。同時他還是一位為和平事業而奮鬥的先鋒戰士,在國際上享有盛名。
1986年2月28日深夜,瑞典首相帕爾梅和夫人莉斯貝特一道看完格蘭德電影院上映的新影片《莫扎特兄弟》,與瑞典白領工會領導人羅森格夫婦道別。首相的兒子馬爾騰和他的女友同父母互道晚安後也走了。首相夫婦跟往常一樣沒帶保鏢,也沒有乘車,更沒有大批記者前呼後擁,手挽手漫步朝家走去。在瑞典,這是相當平常的事。國家小,又崇尚平民化,就常會發生我們難以想象的事。比如說,你在郊外散步時會偶遇國王,這時,微笑地向他打個招呼即可;一位女副首相常自己開車去託兒所接孩子,等等。在多年的平等思想的薰陶下,帕爾梅形成了一種對平常人生活的愛好。認識帕爾梅的人很多,路上迎面相碰,互行注目禮是很自然的事。
然而,就在這個陰冷的夜晚,卻發生了令所有瑞典人驚愕而痛心的事。當首相夫婦穿過幾個街區,踏上首都最大最繁華的街道斯韋亞瓦根大街時,突然從黑暗處閃出一個人影,在幾米遠的地方,“砰!砰!”連開了兩槍。首相夫婦隨即倒地,兇手立即消失在夜色之中。
這時,一輛計程車剛好路過這裡,司機聽到槍聲,立即停車。他發現首相倒在人行道的雪地裡,周圍浸透了鮮血。他立即向警方報案,並向醫院要了救護車。不久,首相夫婦被送進附近的薩巴茨貝里醫院。經檢查,首相的胸部和下腹部兩處中彈,他的夫人也受了傷。首相被一顆子彈穿透胸膛,心臟邊上的一根主動脈被打斷,經搶救無效,30分鐘後停止了呼吸。
首相遇刺身亡,使瑞典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在首相寓所門前,人們排起長隊,表達深切的哀悼。在首相被刺的現場,人們獻上一束束鮮花,有的獻上一盞長明燈,有的則圍在那裡,久久不肯離去……悼念活動持續了半個多月,至3月15日舉行葬禮時達到高潮。瑞典國王打破慣例,參加了本國首相的葬禮,並發表了沉痛的講話,他說,瑞典失去了“一個大家都聽從的聲音,一個堅決地公開反對暴力和壓迫的聲音”。
13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代表,參加了帕爾梅的葬禮。其中有法國總統密特朗、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雷日科夫、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印度總理拉·甘地等。在靈柩移往弗雷德裡克教堂時,靈車透過的道路兩旁聚集了數萬市民,他們忘記了嚴寒,手持小白花,淚流滿面地為他們愛戴的首相送葬。夜間,成千上萬的市民穿著黑衣,頂著寒風,絡繹不絕地來到弗雷德裡克教堂墓地,表達無盡的哀思。
帕爾梅死了,瑞典人民從此開始了緝拿兇手的漫長曆程。然而時至今日,兇手依然逍遙法外。帕爾梅的死,也許永遠都將成為一個難解的謎。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