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雪的季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代後期收購太平島造船廠的。據說,這是香港人收購外國公司的第一例。
至於後來包玉剛收購九龍倉、會德豐,李嘉誠收購和黃,則是20世紀80年代的事。
淘沙的生意額少之又少
由於霍英東獨霸淘沙生意,在這方面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物力,故曾被人譽為“海沙大王”、“淘沙巨擘”。這盤生意看起來規模雖然很大,但涉及的生意額卻少之又少。據霍英東說,這盤生意每年的營業額只有幾十萬,最多的時候也不足100萬元港幣。
“營業額這樣少,即使有賺,也是極之有限,那你為什麼要經營這盤生意?”我曾經問霍英東。
他說:“本來不是我做的。我有個堂兄弟,較早前就搞海沙生意,但一直很困難,沒什麼賺,我就幫他,這樣才介入的。這種生意很難做,問題很多,比如一些工人很惡,他們不喜歡你用機械挖沙,一定要用人工鏟,而且霸住地盤,不讓你用機械挖沙,你一點辦法也沒有;等到他年紀大了,鏟不了沙了,他就坐在那裡收你的錢。”
“外界一直說你有海沙的專營權,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
“其實不是專賣,我們也沒有什麼專營權,政府每年都劃定採沙地點,公開招標,只是因為我們有榮公司有優越的條件,才連連中標。也就是說海沙由政府專賣,我們公司只是負責採沙和收購海沙,然後統一賣給政府,再由政府統一賣給使用者,管理很嚴格。我們與政府是有合同約束的。”
“為什麼港府對海沙的管理如此嚴格,一定要實行專賣?”
“我想,一來,因為政府要保護海灘;二來,海沙是礦產,裡面可能還含有黃金,故政府在放開煤炭、糧食之後,仍然不放開海沙,實行專賣經營。”
20世紀50年代,香港地產業蓬勃發展,興建樓宇需要大量海沙,填海造地也需要大量海沙,幾乎全部由有榮公司採集、運輸和供應。港府在新界和離島為有榮公司提供多處堆沙場所,而有榮公司還專門在新界設立一家公司負責海沙的採集、運輸和供應。那時,霍英東時常驅車或坐船前往各堆沙點和淘沙處巡視。
由於大量採挖,香港地區沙源減少,有些居民還說挖沙“破壞風水”,反對在沙灘挖沙。有榮到離沙灘較遠的海上挖沙,但成本增加很多。於是,霍英東又轉移陣地,到內地找沙源。
1962年,霍英東自朝鮮戰爭結束之後,第一次到內地。那次,他去了廣州,找廣東省工商聯合會和中國五礦公司廣東分公司洽談海沙生意。最後,廣東五礦公司委託有榮公司為中國海沙出口香港的總代理,並指定深圳的大鵬灣、小梅沙、鹽田等地為有榮公司的採沙區,廣東方面安排工人採沙,而有榮公司則負責把沙運到香港,專賣給港府。
淘沙最終成虧本生意
“香港每天都離不了沙,一天沒沙,建築、修路、填海造地等等都得停下來,損失很大。”霍英東接著說,“但是,海沙是一盤失敗的投資。”
“為什麼說淘沙是失敗的生意呢?”我問。
霍英東解釋說:“做淘沙,花費大量的時間,假如我做地產只需要10%的時間,做海沙則佔了90%。我們把沙賣給政府,一噸才幾塊錢,不要工人、不要船、不要成本,都賺不到錢。”
“既然是虧本生意,那為什麼要做?”
“其實,做海沙也是一種挑戰,一來‘沒有人這樣做過;二來,香港的標誌那時是駛風船,我們就是用駛風船淘沙的,後來,高樓大廈取代駛風船成為香港的標誌,而沒有我們供應的海沙,香港就不可能在短短的時間裡出現高樓大廈林立的景象。所以搞海沙有一種滿足感和責任感。”
“你們公司什麼時候放棄淘沙生意的?”
“也就是幾年前才放棄的。淘沙生意已無法做下去,因為香港越來越多地採用合金鋼、塑膠、鋼化玻璃等新的建築材料代替傳統的鋼筋混凝土,並用岩石粉碎後代替海沙。除了填海造地需要海沙外,香港對海沙的需求已越來越少。所以,我們徹底交給中國的五礦公司經營,由他們負責給香港供應海沙。”
其實,自霍英東放棄海沙供應權之後不久,港府就提出並實施在大嶼山興建新機場的“玫瑰園”計劃,大面積填海,香港的海沙需求量又再次劇增。據香港的一些傳媒所言,新機場工程所需要的海沙,總值至少在20億港元以上,其中絕大部分海沙是由廣東方面供應;傳媒又報道,近兩三年來,不少不法分子大量走私海沙到香港,令廣東省方面減少了兩三億港元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