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快就揣摩出了聖意,出班反駁道:“劉大人此言差矣,今天的皇太極和大唐的頡利那能是一回事嗎?”
劉宗周反問道:“怎麼就不是一回事了?莫非周大人以為萬歲不如唐太宗雄才偉略?”
“請劉大人不要扯些不相干的話題混淆視聽。”周延儒臉色一變,反駁道,“唐太宗生擒頡利時,四十萬突厥鐵騎已經被唐軍全殲,整個大漠已經完全處在唐軍的控制之下,所以就算放回頡利,也無關大局;今天我大明雖然生擒了皇太極,建奴的老巢盛京也被王總兵所摧毀,可十數萬建奴鐵騎卻毫髮未損,整個遼東也仍舊控制在建奴手中,這時候放走皇太極,那不是縱虎歸山是什麼?”
劉宗周大聲道:“我大明億萬百姓,數百萬精銳之師,何懼建奴區區十數萬蠻夷,諒他一個皇太極也翻不了天去,可如果我大明殺了皇太極,那就有損大國風範,有損華夏之邦的禮儀氣節。”
“去你媽的大國風範,還禮儀氣節?”王樸再按捺不住,破口大罵道,“你知不知道就因為你的一句大國風範和禮儀氣節,多少邊軍將士將戰死沙場,多少熱血男兒再無法迴歸故里,又有多少閨中少婦從此成為寡婦,又有多少稚子從此成為孤兒?”
“放肆!王樸你太囂張了。”右都御史李邦華氣得鬍子直抖,幹指喝斥道,“你不過就是個小小的大同總兵,竟敢當殿喝斥劉大人,劉大人可是堂堂左都御史,正二品的上官,你懂不懂什麼叫禮儀廉恥?”
“去你媽的禮儀廉恥?”王樸大吼道,“有本事你帶兵去遼東,跟建奴講禮儀廉恥去,在這裡唱高調說大話,誰不會?反正死的又不是你,反正死的是我們邊軍將士,對吧?我倒要問你一句,我們邊軍將士的命就那麼不是命?為了你們這些狗官的一句屁話就得成千上萬地去戰死沙場?”
“你,你……”
李邦華氣得渾身亂顫,已經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玉階上的崇禎帝還有兩班的文武大臣看得是目瞪口呆,雖說有明一代的朝會風氣是最開放的,大臣們在金殿上像潑婦似的吵架時有發生,有時候甚至還會上演武打好戲,皇帝一般也不過多幹涉,可罵人能像王樸這樣惡毒的卻是從未有過。
王樸是真怒了,怎麼從古到今都有這樣的人?如果大明國力不如建奴,在建奴的高壓之下被迫放回皇太極也還罷了,那叫情勢所迫。可現在大明國力明明佔據壓倒性的優勢,而建奴只不過是遼東的一個蠻夷部落而已,憑什麼還要把皇太極放回去?
崇禎帝要是真聽了劉宗周這些人的屁話把皇太極放回遼東,松山前線的明軍將士就有大麻煩了,皇太極有多厲害,有多難纏,王樸是再清楚不過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在路上的時候就把皇太極一刀給喀嚓了。
“萬歲,臣等附議王總兵,皇太極不能放!”
“萬歲,皇太極該殺。”
“請萬歲以前線將士的性命為重,且勿縱虎歸山。”
兩派文官正相持不下時,五軍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以及十三道都指揮使等武官紛紛出列聲援王樸,這些武官平時受夠了文官的鳥氣,今天王樸罵得痛快,也替他們出了口胸中的惡氣,更何況王樸說的的確有道理,聲援王樸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大明朝實行以文制武的國策,武官是沒有什麼地位的,別看這些武官的品級都很高,可平時這些武官也就是朝堂上的擺設,國家大事基本上沒他們說話的份。可今天情形不同,因為兩派文官意見相左、相持不下,所以武官的意見就顯得舉足輕重了。
不過,就憑這群武官的意見顯然還不能一錘定音,崇禎帝還需要更重量級的意見。
崇禎帝的目光落在了內閣首輔成基命身上,問道:“成愛卿,你的意見呢?”
成基命急步出列跪倒丹墀,他腦門上已經沁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他既不想和周延儒作對,也不想和劉宗周這些清流鬧翻。周延儒現在雖然還只是次輔,可他八年前就當過首輔,他在朝中的勢力可謂盤根錯節,得罪不起呀,劉宗周、李邦華這些清流更是難纏,因為他們是世人眼中的“正人君子”。
成基命為官謹慎,他是哪邊都不想得罪。
“萬歲,臣年事已高心力不濟,恐無法替萬歲籌劃國事了,臣請告老還鄉。”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成基命情急之下居然選擇了最消極的對策——摞挑子,我什麼也不說,哪邊都不得罪,我不當這個首輔了還不行嗎?
百官愕然。
崇禎帝更是愕然,驚愕之餘更有些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