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男人挺好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人事上是獨立的,在地方查明官吏的不法事實後,自己不能擅自處理,只能上報御史中丞,請求上級處理。
設定司隸校尉。徵和四年(前89),武帝又設定司隸校尉,監察京師百官和三輔(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河(河東、河內、河南)及弘農七郡的官員。
設定丞相司直。丞相司直是丞相的艄伲�燈鵠詞切��┫嗉嗖觳環ü僭鋇模�導噬弦財鸌偶嗖熵┫嗟淖饔謾?br》
御史中丞、司隸校尉、丞相司直是武帝時期建立起來的三大監察系統。這三大監察系統互相監督,大大加強了皇帝對中央百官和地方官吏的控制,從而保證了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和皇帝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尊經興學秦漢之際,儒家多難。秦始皇焚書坑儒,漢高祖對儒生溺冠辱罵,這個學派遭到各種貶絀。儒學的復興,始於文景時期,完成於武帝時代,其間有兩大舉措:
置五經博士。在文景時期,儒學共立了《詩》、《書》、《春秋》三經博士。建元五年(前136),漢武帝趁竇太皇太后病重之機,正式置“五經”博士。
興辦太學,推廣郡學。由政府面向廣大國民辦教育,始於漢武帝。他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在元朔五年(前124)興辦了太學。太學完全用儒家五經為課程,教師聘請儒學博士擔任。辦學事宜全由丞相公孫弘主持。太學的設定首開了我國曆史上“學而優則仕”的正規途徑,適應了國家培養官吏的需要,所以發展很快,武帝時,太學的五經博士弟子員50人,西漢末年則達到一萬人。
武帝還推廣文翁的經驗,“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
我國古代帝王中,辦教育熱情之高,成績之大,漢武帝當數第一人。他的一系列興教舉措,在中國和世界教育發展史上,皆屬劃時代的大事,具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