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4頁)
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老生輕躁,破之無疑,定業取威,在此一舉。兒願親率精兵,捐軀力戰!”
“但破了宋老生,進軍長安,誰能擔保李密不心懷忌嫉,發後襲我?”李淵擔擾地說。
“李密戀於倉米,沒有遠略,父親當致書於李密,許結為盟友。可卑詞推其為盟主,其必妄自尊大,不復於我威脅也。”
見兒子說得頭頭是道,李淵禁不住心動起來,披衣下床,在地上走了兩圈,毅然命令道:“立即派快馬將左軍追還!”
李世民一聽,精神抖擻,向李淵一施禮:“謝父帥聽孩兒進言。”
李淵笑道:“成敗皆在你,連我這個當父親的也要聽你的。”
過了幾天,天遂人願,雨過天晴。李淵命令部隊晾曬鎧甲,整理行裝,準備進軍。恰在這時,太原兵運糧草也來了。
三軍略事休整。李淵即率大軍由山中小道抄近路直奔霍邑。大軍至霍邑城外十里地紮下營盤。李淵親率李世民等百餘騎靠近偵察。站在一個小山丘上,遠遠望去,但見城牆上幡旗招展,槍刀密佈,寒光閃閃。巡邏的輕騎在城頭上往來馳騁。城門緊閉,吊橋扯起,壕溝深深,一派殺氣。看到這些,李淵擔心地對李世民說:
“看此架式,宋老生若不出戰,據城固守,我軍架雲梯而上,發起強攻,恐也難以取勝。”
李世民獻計道:“宋老生有勇無謀,可以輕騎挑之,他一定耐不住出戰。若還不出戰,則誣說他已與我約定,將獻城與我。老生怕左右上奏,焉敢不出城迎戰。”
李淵聽李世民講得有理,點頭說:
“宋老生不敢至賈胡堡迎頭擊我,我已知其懦弱無為也。”
回到大營,召開戰前參謀會議,經過討論,集思廣益,確定了一個精密的作戰方案。第二天上午,李建成,李世民帶領騎兵數十名,至霍邑城下,一邊命士兵高聲詬罵,一邊指指點點,好似巡視戰地,準備攻城的樣子。遠處,李淵指揮數百騎兵,分成兩隊,一路奔東門,一路奔南門,鬆鬆垮垮,作出要圍城的樣子。
宋老生站在城頭上,見一些敵兵赤著身子,跳著腳高聲詬罵他,怒火中燒,早已按捺不住。又見李淵後續步軍正以急行軍速度趕來,大有安營攻城之勢。
宋老生心中一亮,何不趁敵軍行軍疲憊,立腳未穩之時,發起猛攻,把對方消滅在安營佈陣之前。想到這兒,宋老生一刻也不願遲疑,立即點起三萬大軍,親自率領,從東門、南門殺將出來。但聽戰鼓雷鳴,喊殺聲震天,氣勢甚是驚人。李淵怕宋老生不肯遠鬥,乃稍稍約兵後退。宋老生卻以為對方怯陣,揮兵猛衝。直衝出離城約一里多路。
乘此空隙,李建成、李世民各領左、右精騎,衝向東門、南門,欲斷敵兵後路。宋老生見狀,忙揮兵疾進,先攻城東。兩軍相接,勢如破竹,老生以優勢兵力直衝李建成的騎兵隊,激戰中,李建成落馬,親兵慌忙將其救起,邊戰邊退。
宋老生見首戰得利,高興異常,繼續領兵向前衝。正在這時,李淵指揮殷開山的步軍從南原上急馳而下,衝擊宋老生的側翼。李世民則領精騎從背後殺來。
兩軍尚未接觸,義軍便齊聲吶喊,聲勢蓋過隋軍。這時,前軍衝下,南原上又次第衝下後軍,中軍。宋老生心中不免驚慌,只得硬著頭皮揮軍迎戰。
霍邑城南,一片廣闊的田野上,塵土滾滾,殺聲震天,槍刺刀砍,響如山崩。李世民一馬當先,掄刀猛衝敵陣。他左砍右殺,縱橫馳騁,親手斬殺數十人。兩把戰刀都砍得捲刃了,血流滿袖,甩甩袖子再戰。見李世民如此英勇,緊隨其後的阿史那大奈備受鼓舞,領麾下精騎發力猛衝。兩軍混戰,殺聲遍野,一時呈膠著狀態,站在高處觀戰的李淵見狀,心生一計,立即命令士兵傳呼說:“宋老生已被抓住了!”
此傳呼一出,義軍士氣大振,鬥志更旺。隋軍剛好相反,聽說主帥被擒,心慌意亂,陣腳大亂。義軍越戰越勇,勢不可擋,直殺得隋軍血流成河,死屍相枕。
宋老生見勢不妙,自領親兵回竄南門。到了城下,卻城門緊閉,吊橋扯起。後兵追兵也旋風般地趕來。老生無奈,只得棄了戰馬,跳入壕溝。溝內水深丈餘,老生渾身帶甲,艱難地向對岸遊。“哪裡逃!”一個漢子飛馬趕來,馬到壕溝邊,一個急殺車,漢子就勢飛進壕溝。他身手靈活,水性極好,三遊二遊,趕上了宋老生。宋老生大驚,回頭一看,但見寒光一閃,被對方削去了腦袋。那漢子正是李世民的屬下,右統軍劉弘基。他爬上岸來,跳上戰馬,槍挑宋老生的頭顱,繞場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