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股巡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豈敢。”虞世南搖頭,輕輕笑道:“韓瑞與我頗有淵源,我還要代他謝過魏侍中知遇提攜的恩情。”
“這算什麼恩情。”魏徵嘆笑道:“縱然沒有魏某,以他的才氣,遲早會名動京城的,我不過是順勢推扶了一下而已。”
“小小年紀,就如此鋒芒畢露,也不知是福是禍。”虞世南輕聲道,想到的卻是當年孔穎達遭人暗算的事情。
“虞秘監多慮了。”魏徵笑道,有些不以為然,畢竟現在不是前隋動亂年代,朗朗乾坤,天下承平,政治清明,百姓還算安分守己,不至於有人喪心病狂,做出這種事情來。
虞世南也是隨口說說,其實也沒放在心上,聞言笑道:“的確如此,對了,魏侍中的奏摺,怎麼讓他代筆為之。”
“說起來,其中也有虞秘監的緣由。”魏徵狡黠笑道,卻是捏拿起來。
虞世南不以為意,朝廷重臣都清楚,犯顏直諫的時候,魏徵言辭激烈,表情嚴肅,私底下卻是個喜笑愛鬧之人,可能是曾經當過道士,更加崇尚無拘無束的感覺。
經過再三追問,魏徵才揭開謎底,把當日的情況詳細告訴了虞世南,笑呵呵道:“聽我擠兌,他頓時坐不住了,當下寫了篇文章。”
虞世南臉上浮現欣慰表情,口中卻說道:“還年輕呀,欠缺歷練,給人撩撥幾句,就沉不住氣了,真是不堪造就。”
這話要反著聽,魏徵自然明白,自然不會附和,不然虞世南心裡肯定不悅,乾脆藉機恭維了句:“所以,才要虞秘監這等,經歷豐富的博學大才,加以提點。”
魏徵恭維之術,也是在朝中出了名的,李世民經常不自不覺中招,往往在心情舒暢、飄在雲端的時候,稀裡糊塗答應了許多諫言,而後事情既定,追悔莫及,儘管如此,但是總在不經意之間,又重蹈覆轍,可見魏徵的厲害。
三言兩語,虞世南笑逐顏開,忽然想到一事,皺眉問道:“你說,他與鄭仁基,一起前往拜訪?”
天南地北的兩人,怎麼關聯一起了,虞世南感覺有些不妙,而且魏徵也不介意推波助瀾,輕輕笑道:“的確如此,似乎,鄭仁基想招他為婿。”
“什麼?”虞世南額眉鎖成了川字,這樣豈不是自毀前程,不成,要立即去找他……
看透虞世南的心思,魏徵連忙搶先一步,大笑道:“虞秘監,韓瑞的文章,就猶如花團錦簇一般,非同一般,辭藻華美,大氣磅礴,詩人之賦麗以則,借古諷今、憂國憂民、匡世濟俗,更甚於前漢揚子云。”
評價這麼高,虞世南不由止步,聆聽魏徵大聲誦道:“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文章藻麗,寓意深長,令人回味無窮,魏徵就早背誦如流,以抑揚頓挫之聲,朗聲而出,立即引得不少官員的注意,朝中官員,雖然不以文章見長,但也是飽讀詩書之人,詩賦好壞,豈能不知,才初聽幾句,心神便為之吸引。
文章的辭藻華麗,深得駢文對偶聲韻的精髓,結構嚴謹,層次分明,無論是描寫還是議論,都充滿了漏*點,語言精美,富於文采,有時駢散兼行,於整齊中有變化,有時比喻貼切,生動形象,有時運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氣勢充暢,行文辭彩章句華美,而且寄託諷喻之意,可謂是相得益彰。
如此錦繡佳作,連皇帝也御口稱讚,一幫官員,豈是有眼無珠之輩,默默記在心中,回家之後,第一時間就是取筆墨紙硯譽錄下來,裝裱懸掛,仔細欣賞,所謂上之所好,下必隨之,況且文章的確精妙絕倫,一經流傳,立即風靡長安。
文臣官員,上班點卯,處理政事,不念上一句,金塊珠礫,棄擲邐迤,就就沒有盡到人臣的本分,書生儒士也更加不必多說,待客訪友,若是不說上兩句,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卻顯示不出自己憂國憂民之心。
反而,有人喜歡阿房宮賦的華麗措辭,有人欣賞其中的勸誡寓意,角度不同,卻不妨礙他們對文章作者的好奇,權貴豪門雲集,富足百姓也不少,最不缺乏的就是好事閒人,而且他們打探訊息的本事,往往異於常人,而且也十分的明白,什麼訊息要緘默其口,什麼訊息可以謠傳散播。
韓瑞,揚州士子,生辰年齡,有什麼關係背景,什麼時候抵達京城,做過了什麼事情,通通給人挖掘出來,並且譽錄在紙上,不停派發……呃,不是八卦小報,而是他以前的詩賦文章,書生文人看了,居然每首都是精品,不由得又驚歎起來。
觸覺靈敏的商家,已經讓工匠加班加點,雕琢板印,編輯成集,賣出了千百份,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