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內戰的藉口。但是,蔣介石的這一切企圖是不能成功的。如果他不願意改變他自己的作法的話,他將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第七部分:風雲多變赫爾利邀毛澤東去重慶會晤蔣介石 1
高高的個子,蓄著尖尖的灰白鬍子,文質彬彬,臉上總是掛著微笑,赫爾利給人一種謙和的印象,不像史迪威那麼傲慢。赫爾利雖是少將,最初卻是文官。他在華盛頓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當過多年的律師。他的溫文的舉止,是律師職業所鑄成的。後來,他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成了上尉,捲入軍界。二十年代末,他在胡佛總統時代擔任陸軍部長,並於一九三一年來華訪問。
一九四三年起,赫爾利擔任美國駐紐西蘭公使。
一九四四年九月,羅斯福總統派赫爾利作為他的私人代表來華,最初的使命是“促使蔣介石同史迪威之間確立有效的和諧的關係,以便史迪威行使對於歸他調遣的中國軍隊的指揮權”。兩個月後,赫爾利接替高思出任美國駐華大使。
赫爾利對於蔣介石的態度,跟史迪威截然不同。他跟蔣介石第一次見面,就強調“擁護委員長是中國的領袖”,對蔣介石頗為尊重,不像史迪威那樣嘟嘟囔囔譏稱蔣介石為“花生”。蔣介石正被史迪威弄得十分狼狽。他馬上意識到,這位赫爾利是用來打敗史迪威的王牌!於是,加緊了對赫爾利的拉攏。
蔣介石這一著果然靈驗。赫爾利給羅斯福發電報,強調蔣介石“是一個統率幾百萬軍隊,抗日已經七年的國家元首”。他認為,美國總統不應該支援史迪威,而應該支援蔣介石。如果失去蔣介石,就失去中國的抗日力量,這問題對於正在與日本作戰的美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羅斯福聽進了赫爾利的意見,下令調回史迪威,使蔣介石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羅斯福委派魏德曼中將繼任史迪威的職務。畢業於西點陸軍軍官學校的魏德曼是一位職業軍人。來華之前是東南亞戰區副參謀長。魏德曼從他的前任史迪威的覆轍中吸取了教訓,對蔣介石十分尊重。這當然使蔣介石更為歡欣,也就更為感謝赫爾利。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七日,正當延安慶賀蘇聯十月革命節的時候,一架美國專機降落在延安機場。赫爾利興沖沖走下飛機。“新官上任三把火”。赫爾利這一回要充當國共之間調停人的角色,以表明他要在中國幹出點成績。
周恩來和包瑞德在機場迎接這位穿著筆挺軍服、胸前掛滿勳章的美國總統私人代表。包瑞德乃美軍上校,在這年七月二十二日起,以美軍觀察組組長的身份來到延安,組員之中有美國駐華使館二等秘書謝偉思。
翌日,中共與美方的談判在延安展開。看在赫爾利是美國總統私人代表的面上,中共派出了最強大的談判陣營:毛澤東、朱德、周恩來。
美方的代表是赫爾利和包瑞德。
赫爾利此時顯出律師本色。他說,他作為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代表,只求幫助中國內部的團結,對於國共兩黨不偏不倚。他希望能夠“統一中國的軍事力量”,以利抗日;也希望能給中共以合法的地位。他要作為國共兩黨的中間調停人。
赫爾利帶來了他事先擬好的檔案《為著協定的基礎》,共五條。他念了起來。
赫爾利念罷,毛澤東並不對這五條發表意見,卻問:“這五條是你的意見,還是委員長的意見?”赫爾利答:“是我的意見。”毛澤東追問道:“委員長同意嗎?”赫爾利答:“已經同意。”
毛澤東和蔣介石打過多年交道,深知這些條件如果事先沒有得到蔣介石的同意,那麼,討論這些條件等於白費時間。後來的事實表明,毛澤東這一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赫爾利那五條,應當說還是比較公允的。毛澤東對這五條作了一些修改,赫爾利也表示能夠接受。修改後的五條,正式定名為《中共與中國政府的基本協定》。於是,在十一月十日中午十二時四十五分,在延安王家坪舉行了簽字儀式。作為律師,赫爾利精通這一套:檔案一式兩份,每份留好三個簽名的位置,即毛澤東、蔣介石以及“見證人”赫爾利。
毛澤東和赫爾利,一個用毛筆,一個用鋼筆,在檔案上籤了名。剩下的一個空白處留待蔣介石簽名。這份《中共與中國政府的基本協定》,內中的中國政府指的是國民政府。協定全文如下:
第七部分:風雲多變赫爾利邀毛澤東去重慶會晤蔣介石 2
一、中國政府、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應共同工作,統一中國一切軍事力量,以便迅速擊敗日本與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