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者之基。至於鄭、衛新聲,非不清韻,若欲施之聖世,吾所不取也。”於是遂定,以八為數焉。
尋拜京兆尹,歷少保、小司空,出為河州刺史。河右戎落,向化日近,同姓婚姻,因以成俗。紹遠導之以禮,大革弊風。政存簡恕,百姓悅服。入為小宗伯。
武帝讀史書,見武王克殷而作七始,又欲廢八縣七,併除黃鐘之正宮,用林鐘為調首。紹遠奏雲:“天子縣八,百王共軌。下逮周武,甫修七始之音。詳諸經義,又無廢八之典。且黃鐘為君,天子正位,今欲廢之,未見其可。臣案《周禮》奏黃鐘,歌大呂,此則先聖之弘範,不易之明證。願勿輕變古典,趣改樂章。”帝默然久之,曰:“朕欲廢八縣七者,所望體本求直,豈苟易名。當更思其義。”後竟行七音。
屬紹遠遘疾,未獲面陳。慮有司遽捐樂器,乃與樂部齊樹書曰:“伏聞朝廷前議,而欲廢八縣七。然則天子縣八,有自來矣。古先聖,殊塗一致;逮周武克殷,逆取順守,專用干戈,事乖揖讓。反求經義,是用七音,蓋非萬代不易之典。其縣八筍虡,不得毀之。宜待吾疾瘳,當別奏聞。”此後紹遠疾篤,乃命其子覽曰:“夫黃鐘者,天子之宮。大呂者,皇后之位。今廢黃鐘之位,是祿去王室。若用林鐘為首,是政出私門。將恐八百之祚,不得同姬周之永也。吾既為人臣,義無寢默,必輿疾固爭闕庭。”後疾甚,乃上遺表曰:“謹案《春秋》隱公《傳》雲:‘天子用八。’周禮雲天子縣二八,倕氏之鐘十六,母句氏之磬十六。漢成帝獲古磬十六。《周禮圖》縣十六。此數事者,照爛典章。揚搉而言,足為龜鏡。伏惟陛下受圖蒼帝,接統玄精,秦、漢以還,獨為稱首。至如周武,有事幹戈,臣獨鄙之,而況陛下。以臣自揣餘息,匪夕伊朝。伏願珍御萬機,不勞改八從七。”帝省表涕零,重贈柱國大將軍,諡曰獻,號樂祖,配饗廟庭。子覽嗣。
覽字休因,性弘雅,有器度,喜慍不形於色。略涉書記,尤曉鐘律。周明帝時,為大都督。明帝以覽性質淳和,堪為師表,使事魯公,甚見親善。及魯公即位,是為武帝,超拜車騎大將軍。每公卿上奏,必令省讀。覽有口辯,聲氣雄壯,凡所宣傳,百僚屬目。帝每嘉嘆之。覽初名善,帝謂曰:“朕以萬機委卿先覽。”遂賜名焉。及誅宇文護,以功進封薛國公,累遷小司空。從平齊,進位柱國。武帝崩,受遺輔政。宣帝時,位上柱國、大司徒,歷同、涇二州刺史。隋文帝為丞相,轉宜州刺史。開皇二年,將有事於江南,徵為東南道行軍元帥,統八總管出壽陽,水陸俱進。師臨江,陳人大駭。會陳宣帝殂,覽欲乘釁滅之,監軍高熲以禮不伐喪,乃還。文帝命覽與安德王楊雄、上柱國元諧、李充、左僕射高熲、右衛大將軍虞慶則、吳州總管賀若弼等同宴。上曰:“朕昔在周朝,備展誠節。但苦被猜忌,每致寒心。為臣若此,竟何情賴!朕與公等,共享終吉。罪非謀逆,一無所問。朕亦知公至誠侍太子,宜數參見之。柱臣素望,實屬於公。宜識朕意。”其恩禮如此。又為蜀王秀納覽女為妃。後為涇州刺史。卒官。
子洪嗣,位宋順臨三州刺史、司農少卿、北平太守。
澄字士亮,年十歲,司徒李琰之見而奇之,遂以女妻焉。十四從父承業征討,有智謀,勇冠諸將。以功封西華縣侯。及長,容貌魁岸,風儀溫雅。魏大統中,歷位豫、渭二州刺史。以軍功,別封永寧縣伯,尋進覆津縣侯。
魏文帝與周文及群公宴,從容曰:“《孝經》一卷,人行之本,諸君宜各引《孝經》之要言。”澄應聲曰:“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座中有人次雲:“匡救其惡。”既出西閣,周文深嘆澄之合機,而譴其次答者。
周孝閔帝踐阼,拜大將軍,進爵義門郡公。出為玉壁總管,頗有威信。卒於鎮,贈柱國,諡曰簡。自喪初至及葬,明帝三臨之。典祀中大夫宇文容諫曰:“君臨臣喪,自有節制。今乘輿屢降,恐乖典禮。”帝不從。其為上所追惜如此。子嶸嗣。
瓬弟禮,少以父任為散騎侍郎,與襄城公盧魯元等內侍。恭敏有才志。太武寵信之,曰:“其父親近吾祖,子在我左右,不亦宜乎。”
長孫肥,代人也。昭成時,年十三,以選內侍。少有雅度,果毅少言。道武之在獨孤及賀蘭部,常侍從,禦侮左右,帝深信仗之。登國初,與莫題等俱為大將,屢有軍功。後從平中山,以功賜爵琅邪公。遷衛尉卿,改爵盧鄉。時中山太守仇儒不樂內徙,亡匿趙郡,推趙準為主。妄造妖言云:“燕東傾,趙當續。欲知其名,淮水不足。”準喜而從之,自號鉅鹿公,儒為長史。據關城,連引丁零,殺害長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