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遠舟5歲時,母親積勞成疾,不久去世。南遠舟13歲時,南世代一病不起,在變賣了家產之後,仍然沒有治好自己的病,依依不捨地合上了眼睛。
一個14歲的中國孩子,遠在無依無靠的泰國,該怎麼辦呢?南遠舟不得不離開學校,走上了謀生的路。他在泰國華人的農莊裡做工,後來又到泰國人的店鋪裡作小夥計。他做事認真周到,既勤快又伶俐,所有的老闆都對他褒獎有加,全力提攜。一年後,他已經完全能夠養活自己,開始獨立從事布匹買賣生意,雖然規模很小,但總算有了自己的事業。
※虹※橋※書※吧※BOOK。
第38節:生而知之金錢的氣味(2)
1941年初,南遠舟關閉了店鋪,變賣了所有家產,費盡周折,到了香港。15歲的小夥子孤零零地站在香港的大街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時,興奮異常。香港遠比泰國繁華,這裡可以掙的錢有的是。
他沒有馬上使用自己的存款,沒有馬上自立門戶。他只會說浙江話和泰語,這是非常不利的,必須馬上學語言,學粵語,還要學點英語,另外,還要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瞭解這裡的經濟狀況,尋找掙錢的機會。
南遠舟先在九龍土瓜灣卑利船塢當學徒,每日工薪只有13個先令。他就靠這點可憐的錢餬口,堅決不動用在泰國時攢下的錢。為了學習語言,他幾乎走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最後找到了一個交換學習的機會:他教人泰語,人家教他粵語。在那段日子裡,勞累了一整天后,他還要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去學語言。語言障礙實在太大,交流起來非常吃力,每次回來,都口乾舌燥。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進步神速,不久就能與人順利交流了。解決了語言關,生活上輕鬆多了,於是他換了工作,到一家大商號做夥計,隨時準備著出手建立自己的事業。
1941年底,日本侵略軍侵佔香港,南遠舟跑到了廣州,開始做布匹生意。靠著誠實和勤奮以及原先的經驗,他很快贏得了一大批主顧,事業迅速地發展了起來,最快時在一年之內營業額就翻了10倍。幾年之內,南遠舟就從一個人地生疏的外人變成了一個精明強幹的內行。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已經有了相當的資本。1945年,他看好了一筆生意,投入大量資金運送魚苗去馬來西亞。不料,隨船人員走了彎路,耽誤了行程,在驚濤駭浪中也不知怎麼照顧魚苗,結果到了馬來西亞魚苗全都已經死光了。這次大生意使南遠舟幾乎血本無歸。南遠舟鎮定下來後,馬上將船簽押,再販馬來西亞水果運到香港,可是回程中又遇到狂風暴雨,水果也爛光了。真是禍不單行,南遠舟落個兩手空空,走投無路。但南遠舟生就一副倔強脾氣。雖然身處逆境仍能沉得住氣,鬥志彌堅。他說:“我本來就一無所有,即使全部資本都賠得一乾二淨,也不過就是回到從前的狀態而已;但經驗與能力是不會失去的!”
1946年,南遠舟回到香港,在一家金銀珠寶店做經理,使該店的營業額直線上升,他也從困頓中擺脫出來。1947年,他與珠寶店老闆的女兒成婚,有了一個安穩的家。黃金珠寶買賣為南遠舟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短短几年之內,南遠舟在香港、臺灣、泰國、緬甸等地建立了龐大的營銷體系和生產基地,而且也與歐美等地客商取得了聯絡,建立了比較穩定的合作關係。
在黃金珠寶界站穩腳跟之後,南遠舟在尋找新的投資點。他堅信父親的告誡,那就是:守成者必敗,進攻者生存,一定要敢想敢闖,勇於開疆拓土。沒讀多少書的父親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總結出的這種“進攻法則”,南遠舟歷來奉為圭臬,並付諸實施,屢試不爽。
1950年,南遠舟看準機會,把全部財產的1/4劃分出來,專門經營從汕頭到印度尼西亞的瓷土出口生意。他先把瓷土交給妻子經營,自己坐鎮黃金珠寶業。後來瓷土生意非常順利,夫妻二人調換了位置,南遠舟奔走於汕頭和雅加達之間專營瓷土,珠寶則交給了妻子和岳父。靠著出眾的膽識和良好的信譽,南氏瓷土公司很快成為了當時印度尼西亞最大的瓷土供應商之一。
市場地位穩定之後,南遠舟又把瓷土生意交給別人辦理,自己一方面遙控珠寶和瓷土生意,一方面密切關注橡膠和人造革製造業。在雅加達考察並在一家工廠裡實習半年之後,他先後投資創辦了“華夏樹膠廠”和“南海樹膠廠”,工廠的規模不斷擴大,產銷兩旺。1957年,生產進一步發展,南遠舟開始經營塑膠廠,生產塑膠和人造革,迅速成為印度尼西亞工商企業界實力最強的實業家之一。當時,由於總的經濟形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