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開始笑聲不連貫,後來就變成了大笑,只是這笑聲中沒有一絲的暢快之意,卻讓人感覺到身上發冷,屋中幾個人都覺得頭皮發麻,想要上前勸解,卻沒有人敢動,從沒見過自家大哥是這個模樣。
“好,好,好,父帥和你們要給我一個封侯封公的富貴,我還在這裡屢次三番的推拒,我不近人情啊,我不知好歹啊,大好機會在眼前,我卻貽誤戰機,我卻這般行事,要將父帥的性命都要耽擱了,不忠不孝,不忠不孝!”
“大哥,你……”
邊上的李如柏有些發急,剛要說話卻被李如松擺手止住,李如松已經不笑了,臉上不悲不喜,完全是平靜了下來,卻沉聲在那裡說道:
“李義,勞煩你現在就回去告訴父帥,我明日就要出征漢城,請他老人家務必保重身體,不要讓自家的兒孫背上不孝的罪名,你不要說話,我知道你怎麼想,在這軍中,能給父帥那邊通風報信的人多了,也不差你一個,回去吧,老爺子的身體要緊。”
說完之後,李如松長吐了一口氣,又是坐回在座位上,沉默了會開口說道:
“傳我將令,宣府騎兵三千今日整備,明日出陣,遼西騎兵標兵一千跟隨,明日出發,另選輜重糧草三千兵另有三千朝鮮民夫,多備糧草,明日一同出發,你們先下去安排吧李義我也不留你,你現在就走,不要讓咱們李家在遼寧當笑柄了!”
說到這裡,聲音嚴厲了些,李義此時也不會爭競什麼,連忙磕頭應了,匆匆出門。
也就是當天晚上,李三石急忙來到李如松的房中,低聲說道:
“大帥,今晚從這邊出去的快馬差不多要有六撥,要不要攔一下,這麼折騰,怕是士氣頂不住。”
“不用理會,你以為就咱們家這幾個去告訴遼陽,還有人急忙要去告訴義州那徐廣國呢?”
李如松明白的很,不過語氣也是無奈,李三石琢磨了琢磨,還是說道:
“大帥,這次去漢城,要真是勝了還好,若是敗了,咱們這三千老底子,恐怕,恐怕就真的要……”
“沒有辦法了,逼到這個地步,若是不去,這三千老底子恐怕都要掌握不住,唉,也罷,去的都是精銳,打不過,快些衝出來回去,你今晚再去看看,這次行軍求的是一個快,打他個出其不意是一塊,更關鍵的是要走得了,兵器什麼的以輕捷為主,炮不要帶,帶一窩蜂去,快去安排吧!”
萬曆二十一年二月初四,入朝兵馬主將李如松率領精騎四千,自平壤城過大同江,直撲朝鮮王城漢城。
出平安道入黃海道,這一路上沒有遇到什麼倭寇,快要進入開城地界,明軍選定了一處適合紮營的地形停駐。
黃海道如果放在大明,那就是一個小府,快馬行走不過一天的路程,為求穩妥,李如松走的而並不快,紮下營盤之後,卻真有幾路朝鮮義軍過來匯合,倒也弄了幾口豬,千餘斤糧食送了過來。
義軍的規模都不大,加起來一共千把人,率隊的都是當地地主和僧人,他們送來的這些吃食還比不過他們在李如松軍中消耗掉的多。
不過這些人也是有他們的用處,李如松還是想要從他們這裡得到京畿道那裡的情況,特別是漢城周圍的局面。
這一干朝鮮義軍都是異口同聲,倭寇畏懼天兵威勢,已經是潰散敗退,京畿道中,倭寇已經維持不住地方,義軍風起雲湧,最大的一股義軍乃是王族某貴人率領,差不多有近萬人馬,已經將倭寇某部打的大敗,如果大帥率軍前去,這支兵馬必然會和大帥匯合,一舉光復朝鮮全境。
這麼多年交道打下來,李如松對朝鮮人的習性也是瞭解,實在是太喜歡吹牛說大話了,而且朝鮮上下都希望能先光復漢城,在這樣急切的心情下,能有幾句實話也實在是不敢保證,這情報都是要縮水來聽。
但縮水來聽的話,形勢也是不錯,最起碼倭寇在京畿道很混亂,朝鮮人在那裡鬧的很厲害,別的不說,黃海道這裡是京畿道門戶,倭寇放在這裡的兵馬居然向南撤回,這足以說明問題了。
既然如此,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繼續向前,這樣的局面一定要講究個快,最起碼能有個出其不意的效果。
在進入京畿道之前,李如松安排在前面的小隊遇到了倭寇的一支小隊,百餘騎兵對二百多名步卒,對方還沒有火器,這一站自然是大勝,斬首一百五十餘,另外幾十個因為竄到了山裡,所以沒有追上。
因為有這樣的接觸,明軍騎兵大隊進入京畿道的訊息,該知道的人全都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