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各營打起精神來,就要接敵了!”
李如松揚聲下令,在他身邊等待命令的親兵們紛紛吆喝打馬,向各營所在的位置跑去傳令。
邊上的李如柏朝著地上吐了口吐沫,卻是將自己隨身的武器檢查了一遍,低聲唸叨著說道:
“老爺子的確是魔怔了!”
這麼一路向著漢城行進,道路兩邊的起伏越來越少,地勢也是越來越平坦,縱隊行進的四千騎,漸漸的變成橫隊。
要是急進奪城,騎兵自然是縱隊最容易發揮速度優勢,可聽著漢城方向越來越響的鼓聲,誰也知道,不會有什麼一座空城等著你去奪取的幸運事了。
能看到倭寇兵馬差不多四千人的隊伍正在向前靠近,這四千多人背後的背旗大多是棕褐色,足輕長槍兵為主,騎兵和鐵炮兵則是在隊伍的最前列。
這四千多人算不上什麼,真正讓明軍動容的是,在這四千多人倭寇身後的大隊人馬,在明軍的位置看過去,倭寇兵馬竟然好似無窮無盡,從三個方向黑壓壓的聚攏過來。
鼓聲始終在不停的敲響,在鼓聲之中,有號角或者是法螺聲音被嗚嗚吹響,倭寇兵馬的陣列實際上很安靜,但這麼多的人數,每一處只發出一點點聲音,就會讓戰場嘈雜無比。
明軍馬隊的坐騎都是變得焦躁起來,騎兵們都要拼命的勒束馬匹才能保持陣型並不散亂,向前行進的速度也是變慢。
“這是……這是……”
李如柏喃喃了兩句,猛地在馬上暴躁起來,出聲罵道:
“不是說空城嗎這些咋種畜生……”
說了一半,卻又是停住了喊聲,李如柏覺得嗓子發乾,吞嚥了幾口口水,轉頭對身邊的李如松說道:
“……大……大哥,走吧,還來得及,倭寇步卒多,追不上的!”
李如松盯著自己的弟弟看了幾眼,搖著頭笑了,悠悠說道:
“違背軍令軍法來,再臨陣脫逃走,等咱們回去,有什麼臉面見天下人,到那時候,咱們李家可就真完了。”
李如松將弓箭掛在馬鞍一側,把腰刀抽出半截又是插入刀鞘,揚聲說道:
“既然來了,那就打吧,這條性命丟在這裡,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父帥,也對得起大明,老2,你回你的本隊壓陣,等下不要丟了李家的臉。”
李如柏低頭半響又抬頭,抱拳示意,騎馬自去了,李如松看著他背影笑了笑,轉頭問親衛道:
“這裡是何處?”
“回將主,這裡朝鮮人叫做碧蹄館。”
“真是怪名字!”
——
謝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謝謝“書友091018220310316,鳳舞V九天,ipooo”幾位朋友的打賞,謝謝大家!
一千零九十六
真是好天氣,朝鮮京畿道的春天來的要比遼寧早些,太陽昇起,晴朗無雲,沒有太大的風,每個人身上都是暖洋洋的。
但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情景,則遠沒有這等和煦風光,天氣在變暖,原本在漢城郊外的田地也逐漸開化,這些田地大多種植的都是水稻,開化解凍的狀態下,就連足輕踩踏在上面都無法承載,更無論披甲的武士和更加沉重的騎兵。
地面上泥濘一片,連步卒行進都是深一腳淺一腳,騎兵的行進更是緩慢,不過,李如松帶過來的這些騎兵,騎術比起在草原上的人都毫不遜色,在這樣的地形上,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行動自如。
到底是李家的老底子,又是李如松在遼鎮和宣府帶久的部屬,下令之後,各營各隊都是已經是準備完畢,次第而行。
儘管能看到倭寇大軍似乎是無窮無盡,可在命令下達之後,李家的騎兵沒有什麼混亂和騷動,還是整隊前進,每個人都在馬上準備,按說騎兵在這個時候,應該是身披甲冑,手持長柄兵器的人上前,不過李家馬隊此次卻有不同,不少人身邊都跟著一匹馱著木箱的馬匹,一併上前。
在行進中準備作戰,正是戰場上老兵的經驗所在,不過雙方正在靠近的時候,前突的那幾千倭寇兵卒卻突然停住。
李如松遲疑了下,也是舉起了手中的刀,這一動作,他身邊的幾名旗手拿著手中的旗幟開始搖動,大隊向前不久,也是停住了。
“倭寇弄什麼花樣?”
這邊剛有人唸叨了一句,就看到在對面那一隊倭寇兵馬中有一名騎兵控馬向前,緩步跑出,在這個騎兵的前面有一個跌跌撞撞的步卒。
“直娘賊,這是在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