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從未有過思想混亂的時候。儘管她一個人生活了幾十年,她始終覺得自己是廣大人民群眾革命洪流的一部分。但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裡——從她74歲到84歲——這位意志堅強而精神則永遠年輕的婦女卻感到被孤立了起來,使她思想混亂,有時甚至覺得孤獨淒涼。這是從未有過的。她盡了最大努力想去理解周圍所發生的一切,但常常陷於困惑。
這場新的運動被說成是中國革命的深化。中國革命是她為之奮鬥終身的事業。她想跟上運動的步伐,但卻常常發現運動所宣佈的目標同實際發展情況不相符合,她對實際情況感到震驚和迷惑不解。
像極大多數中國革命家和普通老百姓一樣,她對這場運動的突然性覺得意外,而對它所提出的目的則印象深刻。目的之一是使社會加速由社會主義階段進入共產主義階段。另一個目的是使全社會的成員以未來的價值觀來改造自己,有意識地同那些植根於過去剝削社會的思想、行為和組織模式相決裂,建立新的準則。
改造的動力在於千百萬群眾——特別是那些“生在紅旗下”並決心高舉紅旗前進的青年——的行動。青年應該同在舊社會受苦受難的工人農民打成一片、具備工農的思想感情——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要作老一代的學生。但青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充滿活力,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及其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應該成為掃除所有舊思想殘餘的有力工具。(這些舊的剝削階級思想和價值觀是幾千年裡積累下來的,有的從舊社會直接保留下來,有的以官僚主義特權或其他特殊化的新形式死灰復燃。)從這個意義上說,年輕的應該去教年老的。
教育事業也必須徹底改造,學校都把課停下來,直到教育者本人受到新精神的再教育。
對“老革命”來說,他們感到的壓力是:千萬不能在這場改造運動中落後,因為這場改造運動被說成對整個未來具有歷史性的決定作用。如果他們不改變自己去適應運動的要求、特別是如果他們阻礙運動,他們過去的功績就將一筆勾銷。他們就將自外於革命隊伍——對他們來說,沒有比這更痛苦、更不可思議的結局了。
這些就是這場運動的理論。總的說來,人們在思想上都接受了這些理論並且付諸行動,特別因為這些理論是毛澤東提出的,而直到這時為止他的卓有成效的領導是事實俱在、無與倫比的。
那末,這是一場爭奪權力的鬥爭嗎?毛當然想使這場運動成為“新”戰勝“舊”的權力鬥爭。但實際的結果卻正好同他的精神和不斷宣揚的意圖相反——派性鬥爭連綿不斷並且常常訴諸暴力,各派都發誓要比別人更忠於他和他的思想,實際上是一些狡猾的野心家在爭奪他身後將留下的權力和地位。他從來不會想到,“文化大革命”在每個領域裡所帶來的都是挫折而不是前進。
他自己在一些場合譴責了粗暴行為和派性對立——這些情況雖然多次試圖加以制止,卻不但不消退,反而長時期到處蔓延。毛澤東曾號召進行說理鬥爭,尖銳地批評“用法西斯方法審問幹部”。運動一開始,周恩來就指責某些年輕的紅衛兵的做法太殘酷,並且指示在這些紅衛兵就讀的那所中學裡辦個展覽會,以引起公眾的憤恨。但其他許多因素(包括上層的派性)導致了許多新的暴力行徑,並幾乎引發內戰。
不幸的是,這些嚴酷的事實並未導致對運動的理論和實踐及兩者的內在聯絡從根本上重新進行檢討。毛主席相信,糾正“文化大革命”中錯誤的辦法是進一步開展“文革”。他以他的崇高威望從整體上來支援這場運動。最後,隨著他的精力衰退,他被一些野心家所包圍,他要了解情況或會見什麼人都由這些人控制。這些人說話做事都是打著他的旗號,實際上則完全為謀個人或小集團的私利。這是他的悲劇,也是整個國家的悲劇。“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在回顧這場運動時,極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一位偉大領袖犯了深刻的錯誤——他們把他同“四人幫”嚴格區分開來。對於“四人幫”,事實上是沒有人不卑視和咒罵他們的,認為這是一群專事歪曲毛澤東的思想的投機分子、政治流氓。但人們確實得到了一條教訓,就是不應該再出現權力只集中在一個人手中並終身如此的現象。
毛澤東思想仍被認為是有永久價值的財富,是創造性地、成功地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情況相結合。但這不再意味著是把毛說過的每句話、作出的每個指示都當作教條來遵守,並且毛澤東思想也不再看作完全是個人的創造,而是——正如所有有氣度的領袖都會認為的那樣——集體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