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進京城 (第1/2頁)
遊宴不知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紅樓]當我成為劉姥姥》最快更新 [aishu55.cc]
夫妻兩人也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不得不說,這古代的人,尤其是平民百姓,經常勞作,除非是那種天生體弱的,其餘的個個都很壯實,一抬腳十幾里路都不費勁。
這附近幾個村的人都常去大青山砍柴或者挖野菜,因此道路也算平坦,不到一個時辰,劉翠便來到了大青山腳下。
但劉翠並沒上山,徑直在山腳下向左拐彎,走入一條通向不鹹山的小道。不鹹山說是山,其實依照劉翠的地理知識來看,這是一個連綿起伏的山脈。
大青山充其量不鹹山地脈的小小延伸後又擠壓出來的小土包。與大青山相比,不鹹山更加荒涼,虎狼更多。
因此除了藝高人膽大的獵戶以外,不鹹山少有人涉足。
而自古通用的道理便是——深山有秘寶,富貴險中求。
太陽不多時便已高掛,劉翠就地在小路旁找到了一處較乾淨的地方休息。吃點劉蘭準備的餅子,葫蘆裡的水雖涼,但劉蘭口渴,便將水含入口中,待水被溫熱後慢慢喝下,劉姥姥這一把老骨頭了,可不能貿貿然喝涼水。
擦了擦頭上的細密汗珠,劉翠再一次感覺生活不易,賺錢艱辛。
歇罷,劉翠一股作氣,終於到了不鹹山。
不鹹山著實巍峨奇特,寒冬時分,仍有樹木鬱鬱蔥蔥,地面枯草中隱藏勃勃生機。比之前世的三山五嶽,不鹹山也不遑多讓。
不過“不鹹”名字有些奇怪,劉翠前世也不曾見過聽過,劉姥姥記憶裡這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名字,也不知道起源。
常人眼中,山中樹木高大,加之葉片層層遮擋,不免有些昏暗。
但在金手指的作用下,劉翠看到的景色卻與常人有所不同。
此時正午剛過,叢林野獸較少活躍。劉翠也不墨跡,定睛細看,提著朴刀,瞄準一個方向,就這麼一路做記號一路摸去。
劉翠徑直來到了周圍只幾棵大山的坡地,掏出揹簍裡攜帶的小鋤頭,仔細扒開上面遮蓋的一些枯草,露出了一種扁平細長,底部帶有尖針的植物。它的葉片是碧綠色的,與枯黃的雜草堆相比是如此的顯眼。一看這,尋常人也可知曉此物不凡
大凡山中植物,雖看起來小小一棵,但根系卻極為發達,這個東西如此珍貴,劉翠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放下揹簍,距離此物大約三四十厘米開始從四周向中間深挖。
挖了許久,縱使小心翼翼,也扯斷了不少根鬚。待到將這個植物連根拔起,劉翠這才驚喜萬分!原來此物之根部有些奇特,主根細細長長,旁邊有些許須,像個瘦蘿蔔!
劉翠呼吸急促了起來,這是人參!縱使劉翠不認識人參葉,卻也見過之前別人送過的人工養殖的人參。
這一個人參,個頭不大,掂一掂,不輕!
劉翠欣喜若狂,趕緊將人參小心包裹起來,仔細放入揹簍裡,生怕又被磕了碰了,連小鋤頭都不敢放進去,只用根繩子,綁在揹簍外面。
…………
等劉翠一切都收拾完整,抬頭一看,太陽已漸漸向西山落去。雖山中仍有許多珍寶,劉翠卻不敢貪多,少年人易衝動,總想一勞永逸,可劉翠不同,自從當時一時衝動救人結果發生車禍淪落到這種地步後,劉翠心中後悔萬分。
雖不後悔救人,但劉翠心中仍是很難受。
因此這次劉翠吸取教訓,謹慎行事。挖到一棵便急急準備妥當,向來路走去。山路陡峭,劉翠不敢夜間行路,再者,野獸常出沒在夜間。劉翠雖有點依仗,可也不敢託大。
就這麼揹著揹簍,拎著朴刀,一路磕磕絆絆的往回走,
走到半路天已慢慢黑了下去,但劉翠怕引來猛獸,不敢在路上生火,只能用朴刀費勁砍了一個粗樹枝當作柺杖,深一腳淺一腳地慢慢往回摸。所幸越往回走樹林越稀,依著點點星光與當初做的記號,劉翠終於在天徹底黑透之前進了獵人蓋的小屋。
當然,這小屋的地址也是劉翠與村裡人談話時偶然得知的。劉翠進山的時候還特意經過小屋作了標識。
一到屋內,劉翠迫不及待的把揹簍放下,將小屋外面堆的乾柴抱了進來,取出火摺子點火。
可能敢進不鹹山打獵的獵人確實不是一般人,小屋建造的都比村人夏天地裡看場的窩棚要氣派。
雖是土胚房,可裡面空間卻不小,用茅草鋪成的床附近地面有個小坑,裡面有草木灰燃燒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