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長,從村裡的家家戶戶通往村外野地的十幾個出口。老百姓從炕頭一鑽,就能跑到道溝裡;從莊稼地裡一貓腰,又能從鄰村的院牆邊出來,到處跑。
剛開始,老百姓圖省事,地道挖得既矮又窄,還把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擱在地道里,一遇到情況,更是把家當幾乎全搬進來。豬、雞、農具、炕櫃、紡車,堵得是水洩不通,連路都走不動。最可氣的就是民兵事先統計有多少糧食要往地道里藏,家家戶戶都往少裡報,結果緊急時候要搶藏了,卻又發現多得沒時間運。
區政府號召改造地道,不僅擴大空間,還修了水窖、糧食窖、雜物間、通氣口,不允許把柴草之類的東西帶進來。可群眾以往都把地道當做個公共地方,很不自覺,這就需要有人監督管理。
“棒子組”的老民兵都是一家之主,檢查別人夠嚴格,可如果自己家被發現什麼缺點也丟臉,所以都很認真。打下的糧食早早藏進了地道,遇到情況,家家也都有個明白人,知道該怎麼樣不該怎麼樣。
棒子民兵辦事認真,葛二蛋就凡事高抬老民兵幾句,依靠“棒子”進行管理。有一回,他想在村外的幾條道溝之間挖地道,這樣野外遊擊時更能夠隱蔽機動。就先對老民兵說“對不住了,要請你們多照看幾條地道”,老人們很高興“你們小夥子流血流汗,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