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議。原來各國有照會與日本,雲在歐戰期間,日本不可專謀中國利益,由日內閣答覆各國,將重要瞞起,只開十一條,說此是從前未了手續,今提出與中國開議。即電告駐華日使,叫他趕緊議妥。日使接電,遂與陸總長相商,叫他速認。奈總不成,日使大憤,說:“你總統心事,我是知道的。速將山東中德條約以內權利轉給我國,以了目前原案。”陸答:“候歐戰事解決再議。”日使不待說完,大聲道:“就是此事,遷延多日,未免太欺我國了。”遂憤怒而去。次日,日政府即將二十一條件通告歐洲各國,分五號二十一條,說是前次中日議約,恐中國無誠意,今提出交涉,追加條件,並登載外國新聞報紙。至通告時,我國人民至此才知。據條件所立,簡直全國所有利權主權,全為日本所有。
中國四百兆人民,看到二十一條件,沒有不情願捨身,為國紓難,與日本抗衡,力圖挽救。有的抵制日貨,有的組織機關,鬧得全國震動。就是外國人士見此條件,也深斥日本,說他非理要求。哪知袁總統竟不張皇,至三月五日,遣陸總長至日使署,正式開談。日使怒置不理。陸總長低首下氣道:“願將條約中第(一)、(二)、(三)條承認。”日使仍不甘心。此時中國人民程度也高了,越想這二十一條越厲害,倘政府承認,中國不亡也亡了。遂電告各省長官,請電告政府,極力拒絕。於是江蘇都督馮國璋,聯絡十九省都督民政長等長官,一一具銜,電達中央,力請拒約。此外有巡閱使等,亦聯電中央拒約,憤怒主戰。老袁答覆道:“此項條約自然不能承認,望盡心軍事,不必兼顧外交,如有造謠生事者,請協同地方官禁止。俟解決後,即當宣佈。”人心稍定。
卻說陸總長與日使談判,彼此爭辯,日使用大言恐嚇,憤怒欲退,次長曹汝霖勸慰,方又與議,終無解決。日使見天晚,遂辭而去。越兩日,聞日本調集海軍,準備出發,以換防為名,增加陸兵,至山東奉天等處,大有欲鬥情形。老袁心慌,一面問增兵何意,一面遣使與日使再議,終不決。不料日使為乘馬傷足,不能行動,乃改會議地點在日使館。日使乃派小幡為代表,訂三月二十三日為會議期。至期,陸、曹兩人前往,日使猶未起。兩人只得吞聲至床前協商。過兩日,日使疾愈,遂乘車至外交部,大聲道:“現奉本國政府訓令,所有全案已修正了,如不允,也不用談了。”遂將修正全案取出,交陸總長,陸總長閱過,也無異言。經袁總統與陸總長會議,日本條件,承認數條,拒絕數條,至第五號完全拒絕,提交日使。日使笑道:“這是本國修正好的,如不承認,我國將要用最後手段,你莫要怪。”果然日本因未承認全案,一面脅迫袁政府答覆,一面下動員令,宣佈戒嚴,預備開戰。駐山東渤海口日艦亦預備進行。各國公使多至外交部,勸莫開戰,和平解決。不意日使派人至外交部,說此案非完全承認不可,否則定要決裂。究竟袁總統承認與否,且看下回分解。
第53回 袁世凱稱帝唐都督誓師
詩曰: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惹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
卻說老袁見了牒文,心中躊躇不定,有幾個激烈的,主張開戰。老袁心不願開戰,一開戰,皇帝就做不成了,主張和平解決,決定承認,由袁諮文答覆,遣陸、曹兩人赴日使館送交。
過一日,日使至外交部迎賓館,訂約簽字。正文三份,換文十三件。此次中日合約,是自古以來所未有的國恥。凡為國民者,望永遠勿忘,中國尚不至滅亡呢!至合約後,內部要人紛紛辭職,不表。
且說各省長官,皆說政府經此一蹶,總要學越王生聚教訓,以圖興復。誰知老袁意不為然,他反倡出個籌安會來。何為籌安會?究是變政主腦,內中六個首領是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這六人內中,原有民黨碩望,不知何故附從老袁,每日聚談時事。惟知總統府中,有一洋員,是美國博士古德諾,倡言民主政體,不及君主政體。六人聽得此言,遂密商議,組織一籌安會機關。起初,人不知其故,後見宣言書,才知是要改革政體。過一日,忽有兩篇呈文:一是賀振雄上肅政廳;一是李誨上檢察廳。兩人意思,皆是彈劾籌安會楊度六人,說他亂國禍民,從重懲辦。呈文去後,只望有點訊息,誰知竟無一點音信。惟京中總檢察廳羅文幹,奉公守法,見費、李兩篇呈文,竟至司法卻。將原文呈交總長章宗祥批閱。閱後,向羅笑道:“這樣文字,問他什麼?”羅道:“這籌安會,是鼓吹帝制。”章宗祥道:“前日朱啟鈐見李誨呈文,說他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