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一座華麗的大廳,這就是景王接見老聃的那座華屋。華屋後面有一座壯麗的大殿,這就是三、六、九日文武官員朝見天子的正殿,人們口頭上習慣地把它稱之為金鑾殿。金鑾殿後那所清靜幽雅的房舍,是周天子下殿後暫時退居養心寧神的地方。再往後,再穿過幾排房子,是一座高大幽靜的後堂,這是最高權威天子的母親居住的地方。後堂後面是一座花園,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御花園。這一座座院落組合而成的南北著長的中心宮院,為之正院。正院的兩旁又有和正院互相通連的東跨院和西跨院。東、西跨院也是從南到北有若干個小院組合而成。在這每一節小院之中,都有正房和偏房。
東跨院南端的一座院子裡,略略靠西,有三間正房,房門常有大鐵鎖緊鎖,據說這裡邊放置的是一些什麼書籍。這三間正房的西邊,是兩間古香古色的正房。房內,共是兩間空間,中間堵著一道黑色的雕花隔山。裡間是臥室,外間是處理公事之處。外間靠山牆、後牆和前窗,放著三張書案,書案上不規則地放置著竹簡和文房四寶(此時尚沒有紙,筆墨紙硯四寶中的紙是指白絹),山牆和後牆上都掛著寫有黑色小字的灰絹條幅。整個房舍,古樸清雅,充滿秋色之格調,秋意之韻味。這裡就是老聃先生進朝之後暫時安身的地方。說暫時安身,半點不假,因為,除了天子本家之人和宮內侍人之外,其餘不論大小官員皆不能住在宮牆之內,他們的家是在宮外,離王宮不遠處和遠處的其它地方。老聃先生因為來的時間較短,尚未安家,又因需要隨時上朝記事,有些事關係著國家秘密,所以讓他暫住辦公之處。說其餘大小官員皆不能住在宮牆之內,也不是絕對,在東、西跨院,除後幾節院子之外,在前幾節院內,公卿上大夫品級的官員和封國諸侯,進朝議事,需要臨時落腳,是可以住上幾天甚至十天半月的。此時,身無品級的老聃先生能在這公卿品級才能居住的地方居住,憑心而論,他的命運算是不錯的了。
老聃先生靜靜地坐在窗下,凝神注視著書案上那捲寫有黑字的白絹。夏秋之交的陽光從窗外照射過來,照著他的花發,照著他的白鬍,照著他頭上的紫色扎帕,照著他身上進朝之後才換上的米黃色帶綠色領邊的官衣。這些,他半點不曉,全然不知。他在想三、六、九日又到了。卯時,三公六卿齊集正殿,山呼拜賀畢,文武官員列站東西。景王穩坐金蓮寶座,身後龍鳳日月烘襯,兩旁精悍衛士擁立。彩旗飄擺,使得整個金殿顯得莊嚴而又美麗。
記事史官老聃先生侍立在景王身旁左前側處。在他胸前用雙臂托起一塊鑲著金邊的白色木板。木板上放有竹杆小筆和墨硯。這塊木板是用滑膩的物質擦磨過的,寫上字,既能粘墨,又能擦掉。每當君臣議事時,他總是先把議事的內容和決議條款寫在板面之上,下殿後再謄寫在白絹之上,以作儲存文獻,然後將板面上所寫字跡擦去。此時老聃先生已經一切準備停當,單等正殿議事正式開始。
這次議事,可以稱作“金殿擴大會議”。往日天子登殿,百官朝賀,山呼萬歲畢,天子就說,“諸位愛卿,有本早奏,無本朕即捲簾退朝”,而且除公卿級可到簾裡來,其餘官員是隻能在簾外叩頭的。這次不然,這次是天子早有準備,而且他已早把自己的心意說給了簾裡的大臣。近來,各諸侯國越來越擺脫周天子的控制,越來越不把天子放在眼裡。起先,不管大國小國,都要向周天子按時朝拜,按時進貢,後來越來越不行,有的大國竟然幾年不來周都朝拜一次,他們不但不向周朝納貢,而且還要小國向他們納貢。有時幾個大國同時向一個小國索貢,弄得這些小國無所適從,不知道是侍俸齊國好,還是侍俸楚國好(事齊乎?事楚乎?)。鑑於這種情況,景王為了維護表面上的權威,決計讓各國諸侯趁三、六、九日朝王見駕之時來周之正殿對此事議論一次,讓他們各人發表一下看法,行成統一的意見,以期達到“小國不向大國進貢,各國都向周朝進貢,並恢復各國都要按時到周朝朝拜”之目的。簾裡大臣按景王意思向各國諸侯發了書信,讓他們“是日前來”,因此,這次朝賀人數較多,而且摘去簾子,不分簾裡簾外。
這次上朝人數雖然比往日較多,但是各諸侯國來的人仍然寥寥無幾。除了晉國的頃公和宋國的元公之外,其餘不少大國都沒來人。吳國和楚國只是派來了代表國王的使臣。一些小國本來很願意前來,但因有一部分國家本身是一些大國的屬庸,大國沒有點頭,他們未敢前來。硬是自己作主斗膽而來的更是寥寥無幾。
老聃先生對於這種混合朝見感到新奇有趣,他神情緊張而又振奮,準備做一次讓天子十分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