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頁)
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始進入全新階段。
老王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父親從軍隊轉業後在鄭州鐵路局工作,其母是錫伯族人。以前曾有人問,王石是不是王震將軍的孩子?唉,當然不是,聯想過於豐富了。其後,還有人問國內一知名女主持人是不是嫁給了老王的兒子?也不是了,老王只有個女兒。人一出名,傳言四起。不過相比一般人,王石的家庭背景還是相當不錯的,父親、岳父都是幹部。老王畢業於蘭州鐵道學院(現為蘭州交通大學)。
理論水平突出(2)
1991年,闞治東39歲。
1985年左右,闞治東被團中央選派,赴日研修一年證券。回到上海後,當時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行長毛應梁正在辦一個信託公司發展證券,闞治東當了副總經理,分管證券和投資。時值1986年,工行上海分行信託投資公司有兩個營業部—靜安營業部和虹口營業部。
那時候信託公司每年5 000萬元利潤,兩個營業部才20多萬元利潤,是最沒有油水的部門,不過是個對外的視窗部門,但闞治東來了之後,手筆驚人,如前文所述,闞治東讓手下黃貴顯牽頭,建了工商銀行證券業務資訊網,做國債買賣。工行分支機構遍佈全國各地,收集資訊的時候闞治東發現,外地國債價格比上海價格低,於是就從全國各地買進,然後再賣出,全國國債市場被闞治東做得風生水起。
這些國債有的就存放在當地,有的運往上海,從銀行開出來有價證券貨幣免檢證,由工行的經警大隊武裝押運,火車、飛機、汽車都運過。這個規模和氣勢,自然是楊百萬難以與之相比的。
1986年萬國證券和海通證券相繼成立,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相繼出臺很多政策,規定一些業務只能由專業的證券公司做,起初覺得自己有信託公司就夠了的工行只好開始籌備成立證券公司。
這事讓中國人民銀行知道了,中國人民銀行說,我們自己這裡就有一個申銀證券沒用,我們與民爭利幹什麼,你們拿過去吧。
於是,工行原來信託公司的證券投資業務注入之後,申銀第一步註冊資本金3 000萬元,實際運營資金1億多元。闞治東出任當家人,成為我國第一代證券大佬之一。
第一年申銀淨利潤500萬元,第二年盈利2 500萬元,第三年1億多元,每年利潤都翻番,實際利潤還遠遠大於賬面利潤。
1991年,王益35歲。王益1956年4月生於雲南龍陵一個普通家庭,學習優異。1978年9月到1984年2月,就讀於北京大學歷史系本科、碩士研究生,獲碩士學位。1985年11月起,在中央顧問委員會辦公廳工作,曾任薄一波秘書。
1991年,王亞偉、趙丹陽不過二十幾歲的毛頭小夥子,此時還都在學校裡呢。
1991年,蘇寧的張近東、國美的黃光裕事業上都取得巨大的成功。那個年月,正是家電爆炸式增長的黃金歲月,黃光裕在這個黃金時代的背景下,創立了新的商業模式,甩開中間商,直接從廠家進貨,壓縮了家電的流通成本,並開始在報紙上刊登商品的報價廣告,當時國營商店對於廣告的認識還停留在“賣不動的商品才需要廣告”的層面,即使後來也有人想學習國美的廣告策略,但黃光裕已經以每次800元的低價包下了報紙中縫。很少的廣告投入為國美吸引來了大量顧客,電器店生意“火得不行”,“所有存貨一賣而光”。黃光裕隨後陸續開了多家門店,“國豪”、“亞華”、“恆基”,店名不一而足。 。。
理論水平突出(3)
值得注意的是,當年是個百舸爭流的時代,絕大多數商人都是什麼來錢做什麼,連萬科都拍電影呢。黃家兄弟是眾多大腕中,最為專一的,拒絕了多元化道路。
當年,百貨業佔據商業市場統治地位,專業店還鳳毛麟角。有訊息傳,在國美髮展的過程中,考慮到當時電器產品的種類還很少,黃光裕在專營方面也曾搖擺過,嘗試過多種經營。黃光裕曾經拿出一個賣場,這個賣場有300多平方米,用百十來平方米賣別的,經過嘗試,最後認為還是不對,還應該做專營。
黃光裕曾經對媒體說起過這段往事:“那時北京有個很有名的發燒音響專賣點,叫超音波,它在我七大品類裡只做了一個品類,比我做得還精,但做得很好,這對我的觸動很大。但我認為,他做的是發燒音響,市場面太窄,經受不起市場的變化,所以國美堅持了原來的路。”
何謂多元,何謂專一,透過這個案例,諸位可以好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