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炯明勾結北洋軍閥和廣東南路的鄧本殷部,企圖奪取廣州,他們分四路進軍廣州。剛剛平息商團暴亂不久的廣州,又陷入戰爭的威脅之中。
為了免受戰爭之災,莫桂蘭決定離開廣州到香港去發展。在林世榮等人的幫助下,她將“寶芝林”遷往香港高士打道。
黃漢樞自己決定到澳大利亞去發展,莫桂蘭於是帶著黃漢熙、黃漢林到了香港。
為了徹底消滅陳炯明反動勢力,統一廣東,國民政府舉行了第二次東征。東征部隊由蔣介石任總指揮,周恩來任總政治部主任,共計三萬多兵力。10月1日東征軍出發,到11月中旬收復了全東江地區,徹底打敗了陳炯明,殲滅一萬兩千多人。
與此同時,盤踞在南部的反動軍閥鄧本殷為了與陳炯明相呼應,大舉北進想攻佔廣州。國民政府派出南征部隊,將鄧逼至海南島,到1926年2月,海南島被收復,鄧本殷也被打敗。
廣州安定了,形勢一天天好起來。莫桂蘭考慮到“寶芝林”主要是在廣州出名的,它的業務客戶主要在廣州,所以得知廣州政府已將幾路軍閥徹底打敗、社會安定時,莫桂蘭又把“寶芝林”從香港遷回廣州太平南路晏公街公信巷。
“寶芝林”重新回到廣州,這個名牌老店要恢復往日的興旺,必須讓人們知道搬回來重新開業的訊息。莫桂蘭精明能幹,想了許多辦法宣傳“寶芝林”,其中包括散發重新開業的宣傳單、與老客戶重新溝通等。她在印製散發的宣傳單上,清楚地寫明瞭“少林寺真傳、廣東黃飛鴻跌打損傷名藥”等字樣。
經過莫桂蘭的努力,“寶芝林”漸漸地有了起色。莫桂蘭不但經營“寶芝林”藥店,她還教人學武健身。她想把“寶芝林”恢復到與李廣海、何竹林、梁財信等藥鋪並稱“四大名店”時的盛況,以此告慰飛鴻在天之靈。
飛鴻帶著遺憾告別了人世,但他託付給莫桂蘭的事,被莫桂蘭當作人生最大的事來做,“寶芝林”重新崛起,“黃飛鴻”的名字隨“寶芝林”再度進入尋常百姓中。如果他在九泉有靈,也應該感到欣慰了。
為了飛鴻的遺願,莫桂蘭一直在打理“寶芝林”,經過她的不懈努力,“寶芝林”成了聞名省港的一間大藥店。後來飛鴻的徒弟鄧秀瓊等人也到香港去發展了,莫桂蘭決定把“寶芝林”開到香港去。抗戰勝利後,她去了香港發展。
第二十章 名揚天下
作為一位普通的武師,飛鴻生前儘管有不少可歌可泣的事蹟,卻默默無聞。死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也沒改變這種狀況。“虎妻”莫桂蘭秉承夫志,高徒林世榮著書立說,他們開館授徒,使飛鴻徒子徒孫遍佈世界各地。再傳人朱愚齋等用文學手段再現飛鴻傳奇人生,黃飛鴻電影進入吉尼斯紀錄。黃飛鴻獅藝、武術館和黃飛鴻紀念館的建立、“佛山黃飛鴻”網站的開通,使飛鴻成為名揚天下的一代宗師。
黃飛鴻活著的時候,只不過是一個極為普通的嶺南武師。儘管他的武功蓋世,生前卻寂寂無聞。他最走紅的時候,無非擔任軍中的技擊總教練而已。全盛時期不過如此,不如意時更是為一家人的三餐而窮於奔波。他一生做了不少除暴安良之事,甚至還到了臺灣抗擊日本侵略者,然而這樣一個為國為民的人卻落魄而死,死後很長一段時間也沒得到應有的地位。
《佛山忠義鄉志》、《南海縣誌》等書,都沒有發現記載黃飛鴻的隻言片語,這些正統的史志顯然是沿襲封建道德標準,將賣武獻藝者作為三教九流人物來對待。在封建社會里,賣藝演武者是被人瞧不起的,登不了大雅之堂,上不了地方誌這是常理之中的事。
然而,民間卻沒有忘記飛鴻,馮植先生所編著的《南海舊事》中,收錄了許多有關飛鴻的史料,其中有三首20世紀40年代流傳於廣州西關一帶的詩歌,茲錄於下面:
(一)
虎痴平生多軼事,雖無正史稀人知;
惟是民間廣有說,粵者口碑多振詞。
(二)
金錢鏢出震四眾,饒人不痴是英雄。
黃門一家有三傑,西樵山下出虎龍。
(三)
前清十虎說太公,麒英衣缽傳飛鴻。
西樵山下顯三傑,祿舟一村現虎龍。
民間這些詩歌,表達了對飛鴻及其祖輩的讚揚。但真正使飛鴻後來名揚天下的,卻是他的妻子莫桂蘭和林世榮等徒弟以及他的一大批徒子徒孫。
林世榮隨飛鴻習武20年,當年他勇奪首屆廣東武術比賽第一名,就令其師名大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