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能力圈”),才能正式開始投資生涯。因為只有具備這個能力,才能準確評估投資物件的內在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經常用鏡子照一照自己是很有必要的。古人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股票投資其實也是如此,經常用能力圈對照一下自己,有助於避開投資誤區。
每個人的能力有大有小,這是很顯然的。是不是隻有能力達到的人才能投資,能力不夠的人就不能投資股票呢?巴菲特認為,這種觀點是不對的。無論能力大小,每個人都可以投資股票,問題是你必須清楚自己的能力大小,並且知道能力圈範圍在哪裡。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巴菲特介紹說,你可以在自己瞭解的股票名稱前面做個記號,然後劃掉那些沒有內在價值、沒有好的管理層、經過困難考驗事實證明是不合格的公司,剩下的就是你瞭解的好公司了。也就是說,對於這些股票的瞭解,都在你的能力圈範圍之內。
巴菲特著重指出,對於每一個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看能力圈範圍大小,而是看能力圈的邊界所在。如果你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圈邊界在哪裡,你會比那些不知道能力圈邊界在哪裡、能力範圍要比你大5倍的投資者富有得多。
在明確了自己的能力圈邊界後,不用說,你應該把自己的資金完全投放於能力圈範圍之內。也就是說,你只對自己瞭解的,具有內在價值,並且有一個好的管理層、經過困難考驗證明是合格的公司進行投資,這樣才能避免犯大的錯誤。
這些股票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業務相對簡單,業績相對穩定。如果企業的業務非常複雜,而且經常變化,投資者就沒有辦法去預測它未來的現金流量。在上市公司中,確實有許多公司業務非常複雜而且不斷變化,但這和你沒有關係。如果你不具備對它的判斷能力,你不去碰它就是了。只要堅持避免犯重大錯誤,投資者只需要做很少幾件正確的事情,就足以取得成功。
巴菲特舉例說,自從1986年艾吉特(Ajit Jain)進入伯克希爾公司,並且負責簽發所有保單後,巴菲特仔細觀察發現,他從來都沒有違背過簽發保單的三項原則,這種非常認真負責的態度讓巴菲特感到滿意。
巴菲特認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如果都能非常嚴格地對自己進行紀律約束,雖然無法保證絕對不會發生損失,但至少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愚蠢錯誤。保險和投資一樣,要想取得成功,最關鍵的因素不在於做出幾個非凡的英明決策,而在於避免做出愚蠢決策。
巴菲特介紹說,自己的工作就是專注於自己所瞭解的事情,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誰能讓他做出能力圈範圍以外的投資決策來。雖然不同的人所瞭解的行業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瞭解哪些行業,以及在什麼時候、做什麼樣的投資決策,才在自己的能力圈範圍之內。
【投資心法】避免投資誤區的首要條件是在能力圈範圍內投資。一個人的能力圈範圍大小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明確能力圈邊界究竟在哪裡,堅持在能力圈範圍內行事。
博採眾長,不斷學習
我自己有85%像格雷厄姆,有15%像費雪。
——沃倫·巴菲特
【巴菲特投資策略】
巴菲特無疑是一個投資天才,但這個投資天才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博採眾長、不斷學習的結果。股票市場風雲變幻,要想適應並戰勝它,就必須持續不斷地學習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避開股市陷阱、降低投資風險。
巴菲特搞投資是科班出身,大學畢業後他仍然好學不倦,一有空就去內布拉斯加州府林肯市圖書館,認真閱讀各種保險業文獻資料和統計資料,對整個美國的保險業業務發展瞭如指掌。不但如此,他還由此獲得了許多美國保險業中乏人問津的具體資料,這為他後來拓展保險業務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對巴菲特一生影響最大的是他的老師格雷厄姆,巴菲特從他身上學到了許多投資理論和財務分析方面的知識。格雷厄姆也非常欣賞這位得意門生,專門教巴菲特學習如何掌控情緒,以便在股價漲跌中更好地把握機會。事實證明,巴菲特取得投資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情緒,始終不失理性。
對巴菲特影響最大的還有一位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被譽為“成長股之父”的菲利普·費雪。有一次,巴菲特在讀完費雪的著作《普通股和不普通的利潤》之後,把它奉為圭臬,想方設法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