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頁)
天淨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蹶並與你相距一定的空間。這時,以左腳為軸轉體,將右腳置於他右腳外側;右臂從他左臂下插過橫樓其背,左手抓住他的大臂猛拉;用臂部頂撞其腹部的同時身體猛向左扭,右臂上抬,左手下拉,將他頂在臀部並將其摔倒在地,接著打擊其易傷部位。”
陳佳林指著齊勝勇,有意讓他充當這個講解動作的陪練。齊勝勇是一個經驗老道的慣偷,經常在公車、火車上扒竊,曾幾次被街上群眾用攔腰抱住之法擒獲,這招似對他防身特別有用。
“現在我們來說一說第十一招‘持刀攻擊’。”陳佳林手裡拿著一把彈簧刀,說道:“握刀姿勢是這樣的,要將刀柄斜橫在張開的手掌上握緊,拇指和食指緊挨刀柄護手,中指包住刀柄中部握住刀柄。為了牢牢地控制住手中的刀,看,這樣握刀可使刀鋒朝著所有的方向轉動,這就是透過轉動手腕來控制刀尖的方向。揮動手臂時,刀尖可以向任何一個方向刺殺出去。”
“持刀攻擊的身體姿勢是這樣的:右手握刀,右臂下垂,置於右腿外側,左臂橫在胸前或左手舉起放在眼前成防守之勢,下身姿勢是弓步,雙膝稍有彎曲,以便進退和保持平衡。”陳佳林一邊示範動作,一邊說道:“刀在出擊時的砍、刺之前,要始終將手握的刀貼近於右腿處,正面攻擊的部位有喉結、胸部和腹部,此外,刀砍手腕、小臂,可大腿動脈處,都是致命的攻擊。”
周貴寧從小性格暴烈,是一個三句話說不來就會動粗打架的人,愛喝酒鬧事,身上總是習慣攜帶著一把銳器。此時,他聽著陳佳林的講解使用匕首的招式,才知道原來自已玩刀多年竟只懂得些皮毛,現在算是長了見識,開了眼界。
“前面這十一招式,都強調三個字,即:快、準、狠。說的是出手要快捷、攻擊的部位要準確,打擊的力度要兇猛。”陳佳林將前面的武功概括起來講解了一番,接著又說道:“最後這一招,‘第十二招’說的不是出手的武功和架式,說的是出手的智謀和心計功夫,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兩個字:示弱。記住了,這是這一套散手攻擊法中最為精華的招式之一。前面的招法都是有形的招式,‘示弱’則說的是無形的招式,它讓你明確面對對手時的攻擊策略。如果你學會以這一招為出手的先決條件,那麼不論對手武功多強,當你裝出一副害怕或顯露出你不經打擊的樣子,對方肯定會在某一瞬間放鬆了對你的警惕,從而給了你猛然出手還擊的機會,這時,你若能以最大的力量攻擊對手的要害部位,往往能使你在一招之內製服強大的對手。”
聽罷陳佳林這些話,眾人皆點頭稱是。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六章 天奪之魄(之上)
一九八一年,七月七、八、九日是高考的日子。
這是繃緊神經的三天,讓參加高考的所有學子全都緊張得透不過氣。畢自強和秦玉琴兩人心中都抱著一個共同的願望:考上大學,並爭取考進同一所學校。
考場如戰場。此刻,畢自強和秦玉琴各自坐在不同的考場裡,正面對著那些精心設計出來的試題苦思冥想,搜腸刮肚地運用著所學的全部知識,一筆一劃地書寫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夢想:有陽光燦爛的大學生活,有激情四射的遠大理想,還有那五彩夢幻的甜密愛情……
畢自強套上鋼筆,交了試卷,終於結束了下午最後一個科目的考試。他像是從硝煙散盡的戰場裡走出來的一名戰士,那麼豪邁,那麼渴望著最後的勝利。他已經為今後的命運竭盡全力了,把對人生所有的期盼和夢想全部滯留在了高考試卷上的字裡行間。可誰又知道,“十年寒窗苦,一紙狀元來”的這樣喜訊會不會從天而降地出現在自己的眼前呢?
高考結束後的第二天,畢自強帶著渾身的疲憊換上了工裝,跟往常一樣去廠裡上班。捱到了星期天,他才安安穩穩地睡足了一個懶覺。上午十點多鐘,他打著哈欠,伸著懶腰,起床洗漱。隨後,他去廠裡職工理髮室修剪了一下頭髮。吃過中午飯,他脫下身上沾滿油漬的工作服,換上那件洗過的“的確涼”白色衫衣和一條新西褲,便匆匆忙忙地騎車出了家門。
原來,畢自強和秦玉琴在高考前就約好今天下午兩點半,在市體育館大門處見面,然後一起去旱冰場裡溜冰。
南方夏日的午後,太陽像是一團火球,熱辣辣地懸掛在人們的頭頂上,酷熱極了。畢自強騎著腳踏車行進在街道上,連一絲輕風也感覺不到。腳底下,柏油馬路面被曬得直往上冒熱浪。
畢自強來到市體育館大門口,抬腕看了看舊上海表:指標正在兩點零五分。他不禁地搖晃著腦袋,自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