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多基礎性問題都得從農村農民那裡想辦法”。我們城市的幹部、大師們可能也看到了,要不發那麼多“一號檔案”幹什麼呢?
但是“一號檔案”發得越多說明農村問題越難辦,因為城裡的幹部往往只看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面——救世主難當,城裡的“老闆”也只看到一個方面——生意不好做,所以願意在資金、智力、人力方面作實質投入就很少。我有幾位農村幹部常提醒我:“農村投資‘水’太深,死的多,活的少。”
所以,本次“三中全會”很尷尬,不研究農村中國經濟沒有出路,甚至許多政治問題都很難解決;研究吧,“水”的確太深。
我家在農村,我至今也算農民,我知道我弟弟妹妹為什麼不想留在農村,再苦再累都想往城裡跑——因為農村經濟太脆弱了!
試想,如果農村經濟發展條件成熟,這幾億經過城市文明薰陶的新型農民會產生什麼效應——我相信,不是“蝴蝶”就是“骨牌”。讓我們試目以待!
在本書即將完成初稿的時候,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了,會議第一天全國各大媒體都在顯要位置轉發南方週末記者馬昌博、蘇永通 發自北京的新聞分析文章:《三中全會:是該“出手”的時候了》,新浪“新聞中心”以《黨史表明三中全會易出重大轉折性決策》為題進行轉載。
從歷史慣例上說,一中全會和二中全會分別討論黨和國家機構的人事問題,而三中全會則通常要為本屆中央和政府做一個“大題目”,因而總是帶有里程碑式的色彩。
中國經濟要不要調整,不要去看一時的政策導向,要看發展經濟的本質意義——看來中央是決心要做“農村”的文章了。
對於房地產怎麼辦?
顯然,中央已經準備把經濟增長及就業安置的大頭交給農村了,意味著中央的票子、權威及其他公共資源都會向農村轉移,原來由房地產等基本建設拉動的投資增長及就業增加的擔子要適當放一放了。
現在那麼多土地及在建存量怎麼辦?土地房市啟不動國家財稅怎麼辦?
放心,應對金融危機以及房地產實體危機國家肯定有過渡政策。
二、狹路相逢“狠”者勝
房地產快速發展十幾年來,想找空白市場,想尋求所謂的個性化已經非常難了。怎麼辦,生意就不做了嗎,怎麼做?
狹路相逢“狠”者勝,比如做品質你就把某方面做到極致,好得“過不得”,做推廣,你就想辦法“聚焦”,進行飽和攻擊,千萬不能“隔靴搔癢”,要不,純粹浪費。一個小樓盤,買斷主流媒體全天廣告版面,實施“資訊遮蔽”,有點象我當初在華東地區打希望飼料牆體廣告,所有的外牆一寸不留,刷滿刷盡。競爭品牌只有發傳單了。還有在迪康集團我專程到“三峽合攏”全世界媒體攝像鏡頭的正對面山上弄巨幅橫標,想把那些做氣球廣告條條的氣死。
在資訊爆炸,消費者無所適從的情況下,做傳播,你“狠”不起來,你出不起“風頭”,你不能引導輿論目光轉向。怎麼也做不好。
三、需求密碼——深入心靈
營銷學老師說:銷售是在適當的地方,以適當的價格,用適當的方法,將適當的產品賣給適當的人。我用這句話給人家培訓銷售員,有位文化不高的銷售員給我說,你這話很拗口,是不是“賣什麼東西,賣給誰,怎麼賣”的意思。嘿,一句話點醒夢中人。
所以,我們有必要專門研究“需求密碼”,即研究這個“誰”。
記得1990年代末,我幫一個親戚買房,那時我就是賣房的銷售人員,並且是經理,按理我比一般的消費者更專業更理性。
其實,並非如此。我幫他選了市中心一個街道狹窄,景觀為零的小區,理由只有一個,那是我心中的“城市中心”。這種選擇與我小時候羨慕鄉鎮“街上”有關,天府廣場就是成都的“街上”——這就是消費情結,即消費需求密碼。
怎麼解開這個“密碼”,就需要對消費者做精細化研究,比如剛才提到的心理情結。
這些年,樓盤打“環境牌”的很多,為什麼?因為我們長期生活在環境比較差的地方,羨慕人家國外或發達地區“一匹黃葉都找不到”的美輪美奐的景觀營造,所以我們心中就留下了一份心願,當有一天你也有條件購買新房時,這個心願就愈加強烈,變成消費情結。因此打“環境牌”每打必勝。
還有做“水”的文章,我做天合“溢陽綠城”專案推廣,打“水景公園裡的家”,效果奇好。為什麼?府南河的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