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可壓一壓越南這個東方古巴的氣焰。”此時,離2月17日僅有七天。
對越南來說,至關緊要的是判明中國軍隊發起進攻的日期。毫無疑問,儘管不能說經常錯誤估計自己與對手力量的越南當局不存有某種幻想,但慣於主動出手的人對自己捱打也是最敏感的。
世界越來越小的今天,大部隊調動已無秘密可言。越南情報機構密切注視自1978年第四季度集結到北部正面中國雲南廣西的解放軍精銳之師,認定這支數量大約為二十個師的力量,已具有隨時給予一重擊的能力。
中國這隊將於1979年元旦進攻。越南北部邊防的一線部隊接到這樣的戰爭警報。陣地、哨所、公安屯、屯兵洞枕戈待旦,一聲虛驚。元旦前六天的聖誕節,越軍十幾萬部隊大舉入侵柬埔寨,對節目疑神疑鬼乃在所難免。
又警告:一月五日。
又一夜徒刑的嚴陣以待。
再繃緊疲勞的神經。
接著是一月十五日。越軍逢五就折騰,誤報的代價是普遍的綜合疲勞症的部分精神不正常。也無怪,此時中國士兵也不知道何日何時進入出發陣地。客觀地說,越軍沒有因此放鬆戒備,而他們日甚一日地構築工事可以追溯到車、五年前。
從動向分析,進入一月中下旬,鄧小平在分開場院合絕少露面。作為跡象之一,越軍無比緊張地盯著將來臨的春節。不僅因為春節對兩國慣常生活的分量,不在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可誤報不可漏報的心理作用。無論是對頭還是朋友,都沒有理由譏笑越軍的屢備屢空。全世界的軍人都推崇這樣一個信條:有備無患。
1月28日, 舊曆春節。火紅的太陽冉冉升起。多霧的過境靜悄悄。一小時,一小時,越南軍隊的北線,中國軍隊的南線,前線無戰事。同天上午,中國北京,首都機場,鄧小平乘坐的專機抵達上海。上海不是目的地,航線的選擇極易讓人聯想到1972年2月那個舉世聞名的被稱作“上海公報” 的基石。旋即專機再度在跑道的盡頭拉起機頭,航線直指風大浪高的浩瀚太平洋。
越軍的戰爭警報又一次落空。
戰爭爆發日,在帷幕揭開之前,對全世界都是謎。
美國的偵察衛星對中國軍隊在中越邊界的整個部署進行了拍照,統計了人數。〈紐約時報〉在戰前的一星期報道說,在邊界有精銳師組成的兩個中國集團軍。
雲南,廣西。西線,東線。兩支突擊大軍,判斷正確。
帷幕在中國手中。 2月17日封閉在統帥部的保險櫃內,全世界在問:爆發日,你在哪裡?
2月10日的香港 〈遠東經濟評論〉 載文〈集結兵力準備在邊境上打一仗〉 :“中國在邊境一帶集結了16萬軍隊、 700架飛機和大量裝甲車輛、大炮,上星期有充分證據表明,北京很可能把它‘教訓一下越南’的揚言變成行動。河內也表明它認真對待這種局勢,迅速在邊境防禦網中增加了一個新導彈發射場院,並把一些米格——21飛機從南方帛調到北方。”“北京領導人現在將在下最後的動手乾的命令之前,先聽聽鄧對全球形勢的估計以及世界各國對中國打擊越南的可能反應。西方情報機關人士說,中國人是認真的,他們花了那麼大力量不僅僅是要嚇唬越南,他們會付諸行動的,不管在我們看來這是多麼的不合理。‘
對中國領導人在戰前最後時刻在做什麼,憑一般常識便能推斷出來。情報價值在於適時地指出這一時刻。
在泛濫的情報大潮中, 2月12日的日本〈每日新聞〉不會不引起越南的重視,但也很難引起格外的重視。事後再看,頗值得回味。
——據一直在追蹤中越邊境軍事形勢的美國政府人士說,看來,中國已具有發動軍事進攻的現實可能性。11日他說,中國是否開始大規模進攻,這要看今後一週的動向而定。美國政府判斷,集結的中國軍隊大約在10日前完全做好了戰鬥部署,根據一個月來中國軍隊集結及後勤兵站動向、各部隊之間通訊聯絡判斷,如今這樣攻勢的現實性就將變得微乎其微了。中國軍隊將選擇兩條路經進攻:1。從友誼關到越南同登這條路;2。在此西北約一百公里,與越南高平連線的公路,這在美國專家之間已成為固定的看法。
戰略上無詐,中國要做的全世界都知道,似乎犯民兵家大忌,怎麼連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都忽略了?中國就是要這樣,堂常正正,師出有名,出其有意,攻其有備。先提醒觀眾注意,然後再開打。
是謂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