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實際上,這完全是汙衊洋務運動,清朝政府的**官僚無能、思想落後,沒有海防觀念,才是中日第一戰不敗而敗的原因。
1874年的日本,連海軍都沒有。去攻打臺灣的,是陸軍中將西鄉從道,兩艘商船,日本直到1883年,才有兩艘像樣的鐵皮軍艦。明治天皇1868年建新政府,此後還經歷了幾次內亂,直到1877年,還爆發了西南戰爭。
反觀清王朝的洋務運動,在平定太平天國後,就開展得如火如荼,一大批國有軍工企業絕對達到了亞洲一流水準。早在1865年,李鴻章就開辦江南製造局,容閎赴美國採購製造機器,先後建了機器廠、洋槍樓、汽爐廠、鑄銅鐵廠、熟鐵廠、輪船廠,廠房一直擴充套件到黃浦江邊,開始建造兵輪。金陵機器局1870年就已能製造多種口徑的大炮、炮車、槍炮彈。李鴻章調任直隸總督後,接管天津機器局,擴大生產規模,日碾黑色火藥可達到900公斤。由左宗棠1866年創辦的福州船政局,從1866年到1874年,造成炮艦15艘,這些炮艦的戰鬥力並不弱,以“湄雲”號炮艦為例,艦長54。03米、寬7。8米,排水量550噸、採用國外購置的2汽缸蒸氣機,航速9節,裝備口徑16cm火炮1門,口徑12cm火炮2門,比日本1875年侵略朝鮮的“雲揚”號軍艦還先進。1872年左宗棠率師進駐蘭州後,還建立“蘭州製造局”,由廣州、浙江等地調來專家和熟練工人,為西征軍仿造了德國的螺絲炮和後膛七響槍,為對付阿古柏軍的洋槍洋炮打下了堅實基礎。所以,1874年大清國的軍事硬體裝備,比日本牛叉得多。
最重要的是,大清國那時不差錢,當時西方國家都崇尚自由貿易,也不對中國搞武器禁運,只要有銀子,別說先進的軍艦,連整支艦隊都可以買。1863年,清政府就差點花八十萬兩白銀購買了阿思本艦隊,也就是英中聯合艦隊,艦隊有中級兵輪三艘、小級兵輪四艘,船上六百名軍官及水手都在英國招募,整個艦隊1863年都開到了天津港口,清政府的官員卻腦袋卡殼,因為軍艦指揮權和英國海軍上校阿思本吵起來,解除了合約。要不然,這支僱傭的海軍,1875年就能把日本海軍給滅了,很可能就會改變中國的近代史。
可見當時中國的落後,主要是清朝那爛到根上的吏治,官僚昏庸,抱殘守缺,不懂睜眼看世界,不熟悉世界貿易和外交規則。大清官員擅長的,就是自詡為天朝上國,以不適合國情為由,拒絕學習國外先進思想和觀念,喜歡把窩裡斗的權謀當智慧,想方設法去愚民,久而久之,直接把民族的智力拉低到下半身的水平。
以《海國圖志》為例,就可以看出晚清時中國為什麼會完敗於日本。早在1842年,魏源在林則徐主持編譯的《四洲志》基礎上,編撰了五十卷本的《海國圖志》,第一次向國人介紹“海權”,但清朝的王公大臣,基本上只對美色和美食書籍有興趣,魏源自費出版《海國圖志》,很多人翻開書一看,這是什麼爛書,既不講美色,也不講美食,連心靈雞湯都沒有,嘩啦啦全扔茅房裡。到1852年,《海國圖志》擴充到一百捲了,還是無人問津。結果,《海國圖志》漂洋過海,到了善於學習的日本人手裡,大受歡迎,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
言歸正傳,1874年的日本,實力與中國不可同日耳語。但日本就敢挑戰中國,憑的不是什麼堅船利炮,而是西鄉從道不怕死的勇氣。當時,西鄉從道的部隊在長崎港待命時,英國、美國反對日本的軍事行動,不租用軍艦給日本,日本政府因此下令暫緩出兵,但西鄉從道竟然說:“延遲出兵將會有損士氣,如果政府強行阻止,我願退還天皇的全權委任敕書,以賊徒之姿直搗生蕃的巢穴,絕對不會累及國家!”寧願當土匪,也要為國而戰,晚清不是缺少這樣的將軍,而是沒有。
於是,西鄉從道帶三千日本陸軍到臺灣登陸,遭到臺灣原住民的猛烈攻擊,水土不服,患上熱疫,病死了五百多人。清政府這邊,李鴻章看清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大力支援沈葆楨作為欽差大臣率艦隊赴臺灣巡閱,並調駐防徐州的淮軍唐定奎部6500人分批前往臺灣。
西鄉從道沒料到大清國還有李鴻章撐著,一下子傻眼了,急忙聯絡日本政府,想透過外交途徑撈點好處。於是,仗著美國人撐腰,日本政府向清政府索賠50萬兩白銀,後來在英國公使威妥瑪的斡旋下,西鄉從道於1874年12月開始從臺灣撤軍,清廷答應賠給日本五十萬兩白銀。
恰好沒過幾天,同治皇帝駕崩,光緒皇帝即位。雖然給日本50萬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