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竟然一夜之間變得頭髮俱白,可見其當年必定有極大的為難傷心之事。今天他聽到自己的豪言壯語,大概想起他以前的往事。
天狗山人擦了擦眼角的淚道:“想起了往事,失禮了。”接著又嘆了一口氣道:“當年恩師常說‘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他常常把自己比做如匆匆的遠行過客一般感嘆人生的短促,我那時不能體會其中深意,現在年過七十,想起恩師之言才領會其中深意。”
李瀚聽了這句話,頗覺耳熟,想了片刻,忽然想起這句話師父也常說起,言及這是他恩師傲世公常常感嘆之言,這天狗山人竟然也說他恩師的常言也是這“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不覺懷疑眼前的天狗山人是不是自己正在尋找的大師伯堯帝。忽又猛的想起有一日他師父言及因他做事沉穩,常常未雨先稠,所以祖師稱他做事仿若天上行兵,因此贈他外號天行兵。他二師伯卻是一個豪俠之人,外人皆稱他賽仲連。而他大師伯雖然天份最高,但他愛感情用事,乃至情至性中人,師祖唯恐他將來惹出大亂子,所以給他贈號三災星;讓他時時念及自己的名號,好把握自己感情。因他師父和他大師伯很少露面江湖,反而是他二師伯的外號世人皆知,而今天白天這天狗山人手持之硯的硯名就為“三災”,又稱為其師所贈,這不正與那三災星之號相吻合,當下不再懷疑,眼前老者必定正是他那身列九大高手之首的大師伯堯帝。當下忙起身叩倒,口稱:“晚輩不識大師伯金面,竟做出如此狂妄之事,還請大師伯恕罪。”
天狗山人也忙攙起他嘆道:“你師父下世的訊息我已經知道。師兄弟三人當中,數他年紀最小,也只有他沒有經歷過多少苦難,哪知反而是他最先離我們而去。”李瀚不由哽咽,道:“師父他老人家都是為我王府、為文武幫操碎了心,這麼多年竟沒好好休息過一次,弟子真恨以前不懂事,不能多盡孝道,現在想起真是愧對他老人家。”
堯帝緩緩道:“你有這個心,你師父也就含笑九泉了。”接著又嘆了一口氣道:“你師父對你不放心啊!你吃虧就吃虧在沒有經過多少磨鍊,依然是少年心性。今後只有在江湖中多歷練,經受過一些挫折,我想你師父才能真正放心,達到他的心願,使你真正成為一個具有王者之氣的文武之王。”說完又嘆了一口氣,不再做聲,像是觸動了心事。李瀚想起師父苦心,心中更是悲痛,一時也是無語。
過了好久,堯帝才道:“當年恩師傲世公,龍虎山通齊道人,太行山流水古墓公孫移他們三人並稱儒道寇隱世三仙,乃武林不做二選的不世高手。公孫移野心不小,致力於併吞江湖,而恩師他年齡日益偏高,惟恐他百年之後,公孫移發難。而其中他最不放心的就是我,因為我做事偏激,他怕我吃公孫移大虧。哪知我在這裡就歷經一次生不如死的境遇。當時我悲憤交加,恨天地不公,恨世道無理,我所相信的儒家宗師孟子我也看不上眼,那幾日幾乎等於行屍走肉。恩師得知情況後,特意送我這個特大的‘心’字,你看。”說著一指牆上的“心”字,李瀚這才知道這“心”字乃祖師傲世公親筆所書,怪不得這氣勢就無人能及。
堯帝接著道:“這心字上一點虛空,其中曰‘太極’,左十六黑點曰‘靜’,右十六白點曰‘動’,中十八點彎劃,每一點包二卦,以為‘太極生生之無盡於此矣,師父將它命名為》天地聖人之道,這《天地聖人之道》助我擺脫困境,細參之下,又悟出不少道理,恩師勸我多讀道家老子、莊子的著作,這幾十年來,我已看破世事,其實人生一世,爭什麼功,奪什麼利,最好是自然無為,擺脫……。”正說期間,猛然閉口,像是想到了什麼。
李瀚隨口問道:“擺脫什麼?”堯帝嘆了一口氣道:“我只是剛才聽你的豪言,想起了我少年時的事情。我的情況不適合你,你肩負著文武幫重任,儒家正宗傳人,這些道家學說你不可去細研。”接著又嘆了一口氣道:“我當年若非經此大難,恐怕出難以逃脫公孫移的劫難。你師父為人沉穩,倒未陷入十餘年的公孫之亂。只可惜你二師伯為人豪爽,卻被捲入禍亂之苦,被逼隱居仲連谷十餘年不能在江湖露面。當年恩師讓我們三人共建文武幫,不可分離,是有心讓我們三人合力對付公孫移之意。而我與你二師伯皆是心高氣傲之人,不肯屈居你師父之下,所以離開文武幫,各自去闖江湖。這樣才使公孫移各個擊破。現在想想真是愧對師父他老人家。”
李瀚暗想當年九大高手中的他師父、大師伯、二師伯、毒手魔醫,花鳥島主屠一杵均已是名振一方的霸主,還有隱世三仙中的通齊道人尚在人間,卻為何使公孫移輕意禍亂武林